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农历乙巳年(蛇)   三月初七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相关链接 - 创新发明 >> 正文
2013全国第2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教师科技创新成果”作品《项目简介》(三)
更新日期:2013-8-12    作者: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    编辑:admin    点击量:30047

探索尺子音高变化演示器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邓双学校

作者:陈晓鹏

 

项目简介

1、项目摘要;本探索尺子音高变化演示器,是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一种教具。通过教师使用探索尺子音高变化演示器教学,能使学生很直观看到和听到尺子长短变化所发出的声音变化,再通过放大器把尺子长短变化所发出的声音放大,达到教学效果。

2、背景和改进的基本思路;在分组实验教学中,每组需要一个学生用一只手按住尺子,另外一个学生用手来调整尺子的长短,拔动尺子产生震动,做好记录。在拔动尺子震动时,经常容易发生由于没有用手按住好尺子而误伤身体的情况。于是我经过改进,自制了一只长方形木箱,把尺子放在上面,用卡子把尺子卡住,可以调整尺子的长短,可随意用手拔动尺子产生震动,操作安全,使用方便。在探索尺子音高变化教学时,我发现在演示拨动尺子长短所发出音高的变化教学时,效果不好,后面的学生听不到尺子震动发出的声音变化,于是我经过反复实验制作出了《探索尺子音高变化演示器》,在课堂演示中效果相当好。

3,该演示器材材料采用一个自制木箱子作为声音传递的媒介,一把可以调节伸长或者伸短的钢尺子,一个压电陶瓷片(传递声音震动媒介),一个声音放大器。其原理是:把尺子卡在木箱子上,接通压电陶瓷片和声音放大器之间的连接线,打开放大器电源,调整音量大小,在教学中根据需要调整尺子伸长或者缩短,用手拨动尺子,尺子震动就产生了声音,这时木箱子就把震动传递到压电陶瓷片上,压电陶瓷片将接收到的震动转化为声音,又通过连接线把音频传信号传送到放大器里,声音通过信号放大,人们就很清晰地听到了尺子震动所产生的音高变化效果。

4,该项目的创新点就是通过使用探索尺子音高变化演示,使学生很清晰听到尺子震动时声波强弱的变化,通过放大器把尺子震动时音频信号放大,让全班学生都能听到尺子震动时的音高变化效果。

5,通过我在教学中使用,效果良好。

 

双缝干涉实验光源和观测方法的改进

四川省什邡中学

作者:姜全智

 

项目简介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与选修3》中“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需用双缝干涉实验仪来观察干涉条纹以及测定单色光的波长。做这个实验很难成功,其中光源在实验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如果光源不好就会使实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观察不到实验现象,有了光源观测方法也是很重要的。面对现在实验室普遍使用的单丝灯泡作为光源是很难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怎样才能既省时又能使实验现象明显呢?用什么样的光源才能达到了理想的实验效果呢?据了解,目前我们各学校对光学实验的光源问题都感到头痛,特别是双缝干涉实验,由于实验效果差有的学校采取少做或不做,或是黑板上做实验。现在实验室做双缝干涉实验有两种光源,一种是6V的单丝灯泡加一个遮光筒作为光源,遮光筒前面加有一个放大镜。第二种是12V的单丝灯泡作光源,做时另加一个放大镜。这两种在观察白光的时候还能看清,但当把滤色片加进过后观测就困难了,就看不清了,要测光波的波长更不可能了。因为玻璃滤色片太厚。给单丝灯泡提供电源的一个是J1202学生电源和J1209高中教学电源供电。单丝灯泡长时间供电容易坏,学生电源和教学电源太重,并且需要220V交流电供电,安全也是一个问题。如何解决光源问题,如何解决电源问题肉眼观察现象及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这些都是本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

创新点:1、结束了用12伏单丝灯泡亮度低、容易损坏、寿命短和学生电源笨重的历史。2、用LED作光源,亮度高、操作简单易行、连续工作时间长。用LED作光源,单色光峰值波长稳定、误差小。3、改进后的光源部分,LED发光管单色性好、价格低、光的强度足够,并且用4V可充直流电源,携带方便、供电电流稳定、使用寿命长。4、采用多媒体演示实验能让教室的每位学生,观察双缝干涉形成的放大的清晰的彩色条纹并能测定单色光的波长。由于采用多媒体展示,实验场所的光线不是太暗也可清晰的观测。

 

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组合演示器

广东省兴宁市龙田中学

作者:罗伟群

     

项目简介

因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这一知识点的内容较为抽象,对于初中生学习起来还是较为困难。学校实验室也没有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器材。为了使学生在“兴中启”、“趣中探”,实现在兴趣中寻找规律,理解规律,我便产生了自制一个整体美观,实验效果明显,且实验现象非常有趣的教具的想法。现有教材中,用手握着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纸中间向下吹气的简单实验来理解空气的压强与空气流速关系。这个实验易受环境风影响而效果不佳,也不易比较空气压强与空气流速大小的关系,且缺乏趣味性,调不起学生的求知欲。课文中(想想做做)介绍的飞机机翼模型,在气流的作用下只会绕拉平绷紧的细线向上翘起,不会向上升起,直观性差。为了让学生自然轻松地得出“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体验由气体压强差异产生的力,我设计了几个直观、有趣,且有比较的演示实验。此作品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已有一定科学性、先进性,也有较强的实用性,值得在中学物理实验中推广使用。

教具的用途:1.演示有气流处的压强小;2.演示比较气体流速大小不同对气体压强的影响,得出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的结论;3.演示飞机升力产生的原理;4.演示小球放在有气流的倒置漏斗中而不掉现象;5.演示轻球悬浮在向上气流中。

 

  上一篇: 一些模仿生物植物的发明实例
  下一篇: 2013全国第2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教师科技创新成果”作品《项目简介》(二)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需经管理员审核才能发表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设为首页——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张从军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湘ICP备13001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