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的改进实验
安徽省肥东圣泉中学
作者:吴姣艳
项目简介
用沙漏向木块的凹槽里连续漏盐,控制倒入盐的量,得出连续的压力,用相机拍出弹簧测力计的频闪照片,得出连续的滑动摩擦力。不仅可以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且可以得出它们是成正比的。
利用小车,带凹槽的木块,弹簧测力计,沙漏等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不仅可以定性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还可以得出量的关系。
自封袋密封小播放器液体传播声音演示器
海南儋州市排浦中学
作者:王圣廷
项目简介
1、项目摘要;用自封袋(经常包装散装的茶叶等其他物品的一种塑料袋)装上小型U盘播放器,密封好,打开开关,浸没入水中。可以听到从水里传来的声音。说明液体能够传播声音。
2、该项目的背景和改进的基本思路;人教版八年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9页)。描述“气体,固体可以传播声音,其实液体也可以传播声音。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些都是因为水能传播声音。为了说明液体能够传播声音,举2个例子让学生思考,得出结论。学生并没有经历过,体验过,印象并不深刻。依据2011版物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2.3.1描述“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物理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实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内容要求”中,凡是用“通过实验”这一措辞陈述的知识内容,都必须通过实验来学习,这些实验是必须做的,是本标准对物理实验的基本要求。而教材却通过举例方式来呈现课标。学生没有亲眼看见听见液体传播声音。对教材的例子也有点半信半疑。这大大降低了本节课的效率。同时也没有完全达到课程标准标的要求。教材之所以举例子,可能是教材编写者考虑到液体能够传播声音演示仪器目前还没有发明。自己又没有什么好办法。迫不得已而采用的办法。显然,教科书的编写有很多不足。本人发明的《自封袋密封小播放器液体传播声音演示器》,使用后就可以大大提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课的效率。
3、该项目应用了哪些科学方法、科学原理;实验法。
4、该项目的创新点或改进点;自封袋密封小播放器液体传播声音演示器。创新点实用点在于用自封袋装各种类型的播放器。把他们浸没入水中,不漏水,可以上课演示使用,易于操作,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利于在全国推广使用。
5、项目的使用情况和进一步完善的设想。经过课堂演示使用。效果非常好。
改进型运动轨迹演示板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九中学
作者:苏武胜
项目简介
物体做平抛、斜抛运动时通常速度较快,很难真正用肉眼看清运动轨迹。采用高速摄像研究法不易普及且所拍照片的断断续续也破坏了运动本身的连贯性;物理教材上介绍的描点法研究过程比较繁琐、实验结果也很不直观,所以我打算对其加以改进。其发明灵感源于对幼儿书画常用到的磁笔板的观察与思考:磁板经磁笔轻轻划过,上面就会留下由大量细小磁粉形成的笔尖运动的痕迹。那么如果用特制的小磁球替代磁笔,设法让小磁球贴近磁板运动,磁球就会像磁笔似的在磁板上留下连贯而流畅的运动轨迹!结构详见附件图。
使用步骤:1、调节背板上的支架螺丝,确保磁板(1)安放竖直;2、将(11)消磁清屏滑杆滑至最右端;3、若研究平抛须结合(5)带刻度的滑槽上的(7)水平仪确保滑槽下段水平;研究斜抛则需通过(6)滑槽倾斜度调节槽来调节滑槽到合适的倾斜度(由(14)量角器读取);4、把(3)小磁球从(12)磁球盒里取出,并从滑槽某处轻轻放手,它就会紧贴磁板做平抛或斜抛运动并吸引磁板上的磁粉,其(9)运动轨迹连贯而清晰!实验简洁而直观;5、演示完毕,还可结合滑槽上的刻度、量角器读取的抛射角度、抛物线的坐标信息(可通过(4)坐标透明网格读取)等参数,在附带的(8)计算器的帮助下,结合(10)物理计算公式(主要是平抛的运动公式,便于及时计算出平抛初速度v0)方便地进行计算或探究。6、若对实验结果不太满意,还可利用消磁清屏滑杆清屏后重复实验,方便快捷。另外,配备的(2)磁笔便于现场演示或书写计算过程,(13)手提环便于方便移动本板。
它巧妙利用磁的特性,可简洁、直观、准确、流畅地演示出物体的运动轨迹,其设计思想颠覆了当前种种传统的研究方法;重在演示同时兼顾计算;重在研究平抛同时兼顾研究斜抛。原理简单,装置也不复杂,却很实用!并已在本校物理教学中普遍使用,深受师生欢迎。我的设想是逐渐实现其智能化:能自动显示出相关的速度等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