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失重教学演示器
重庆市第八中学
作者:李宽
项目简介
1、摘要:超重失重是高中物理中一个重要概念,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际应用,亦是理解航空航天知识的理论基础。教学中要求从实验现象去认识超失重,但相关实验器材匮乏,故结合教材上提到的电梯模型设计制作“超重失重教学演示器”。该教具立意于传统实验方法与数字化实验手段相结合,把直观的实验现象(定性判断)与数字化实验图像(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能获取同步的现象和图像,由现象认知递进到图像理解,由图像理解分析反过来验证现象,完成整个探究过程。
2、背景和思路:教学中要求从实验现象去认识超失重,课堂介绍时,常采用的实验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只有定性的观察;第二,实验现象观察不方便;第三,定量数据不准确,与牛顿第二定律推导结合不够。本教具将自制超失重感应模块,自制电梯运动模拟模块内置于塑料箱体中,利用四根拉伸弹簧悬挂箱体,控制箱体作上下往复的变加速运动,一方面可通过摄像头观察超失重现象,且利用这一现象控制不同指示灯亮,另一方面通过传感器获得压力与加速度的同步数据并绘制图像。
3、科学方法与原理:物体超失重状态下对支撑物压力(或对悬挂物拉力)与加速度大小方向的变化关系。运行原理是利用拉伸弹簧悬挂箱体,获得变化的加速度。利用超失重特点,使自制簧片有规律地上下运动,且利用这一现象在超重与失重时控制不同发光二极管发光,并通过摄像头清晰呈现。模拟电梯运行场景,利用传感器采集力与加速度数据。
4、创新点:传统实验方法(定性)与数字化实验手段(定量)相结合。易观察可回放,对物理过程慢放定格。具备一定工业设计思想,模块化、一体化、轻量化设计,易于推广。
5、使用与后续研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揭示实验现象的本质,实现教师轻松讲解,学生快乐学习。后续研究设计无线信号发射接收解决方案,避免因传感器线材拉扯造成的误差。
二力平衡演示器
沈阳市法库县依牛堡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作者:康立年
项目简介
一、摘要:运用组合发明法和实验法制作的二力平衡演示器,可以进行以下实验:1、作用在同一物体、同向的力的合成。2、作用在同一物体、反向的力的合成。3、二力平衡的演示.。4、测量不大于8牛顿的推力、拉力的方向和大小。二力平衡演示器直观性强、可操作的且现象明显的教具,可以突出教学重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加深理解二力平衡的相关知识。
二、背景和改进的基本思路:1、项目的背景:八年级物理课中,二力平衡是重要的知识点,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有亲身经历的体验过程,制作直观性强、可操作的且现象明显的教具,可以突出教学重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加深理解二力平衡的相关知识。2、研究的基本思路:指针在圆盘上的左右移动来说明二力的大小,指针在圆盘的零刻度时,二力大小相等。二力分别作用在推挂杆的两端,推挂杆的左右移动使推挂杆上的条形锯齿带动指针左右摆动。
三、应用的科学方法、科学原理:(一)、应用的科学方法:在设计上主要用了组合发明法和实验法。推挂套内放入带弹簧的推挂杆,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的数据,按此数据制作二力平衡演示器。(二)、应用的科学原理:1、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其伸长(压缩)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压力)成正比。2、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合成。
四、创新点:1、力作用在推挂杆上,推挂杆的移动可带动指针在刻度盘上转动,显示出力的大小。2、可演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线上的同向、反向力的合成。3、测量力的大小和方向。
五、使用情况和完善的设想:(一)使用情况:教具在使用中,现象明显效果好,体现了物理学科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探索知识的热情。(二)完善的设想:1、选择质量好的材质,减小实验的误差,使实验效果更好。2、将推挂杆用金属代替可承受更大的力的作用。
多用途光电转换示教板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七中学
作者:张峰
项目简介
1、项目摘要:本项目共四块板:A:太阳能板、B:直流交流转换板、C:家庭电路实物板、D:串、并联电路板。根据需要各板可单独使用也能组合使用。可展示家庭电路构成,演示家庭电路电流过大原因(过载和短路),还能演示太阳能给家庭电路供电过程;同时利用蓄电池为串并联电路提供电源,演示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关系。项目采用节能灯做用电器,增强演示效果的同时渗透节能减排的理念;串并联电路中各测量仪表分别用开关控制,可单独使用也能同时使用,增强了实验的操作性和趣味性。制作精美,一具多用。
2、该项目的背景和改进的基本思路:项目背景:在初高中物理化学等学科中都有关于太阳能开发和利用的内容,但缺乏相关教具,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初高中相关知识,我制作了多用途光电转换示教板。基本思路:查找太阳能相关资料,将太阳能发电所用器材以及家庭电路实物按顺序排列连接;组装串并联电路,每个电路各安装三块电压表和三块电流表,避免操作时重复拆装,节约课堂时间,同时侧面安装六个开关,分别控制电流表和电压表。
3、该项目应用了哪些科学方法、科学原理:光电转换原理,电磁继电器原理以及相关电学原理。
4、该项目的创新点或改进点:创新点:(1)演示太阳能给家庭电路供电的真实过程;(2)家庭电路实物采用新式元件,贴近学生生活;(3)采用节能灯做用电器,增强了演示效果;(4)串并联电路中,同时连入多个数显仪表,测量准确,避免重复拆装,节约课堂时间,同时每个测量仪表都有控制开关,增强实验的操作性和趣味性。
5、项目的使用情况和进一步完善的设想:项目制作完成后已经应用于教学,通过演示操作,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