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农历乙巳年(蛇)   三月初七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相关链接 - 创新发明 >> 正文
2013全国第2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教师科技创新成果”作品《项目简介》(三)
更新日期:2013-8-12    作者: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    编辑:admin    点击量:30048

压力测力计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南关镇中心小学

作者:孙旭亮

     

项目简介

1、项目的背景:在教学教科版五年下册《浮力》一课时,为了测浮在水面和压入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目前教材中采取在水槽中使用橡皮泥将滑轮粘在水底,然后利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着物体往上升的办法测出拉力,那么压入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拉力加上物体的重力(重量),这种做实验基本不能成功,而且拉的速度不均匀导致拉力变化较大,实验也不准确。最主要的就是学生组装实验很困难,操作起来也很困难。根据这个原因,我想,能否将测量向下拉的拉力,改变成测量向下压的压力,这样压入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就等于向下的压力加上物体的重量。操作这个实验就简单多了,大大节约做实验的时间,和实验的用水量,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2、改进的基本思路;将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取出,利用倒装的办法,将原来往下拉弹簧看测量的刻度,变成往下压看测量的读数。这样改进后就大大降低了实验的难度,提高了实验的准确度。

3、该项目应用了哪些科学方法、科学原理;科学方法:逆向发明法、希望点发明法。科学原理:在弹簧量程范围内,弹簧的变化是均等的。

4、该项目的创新点或改进点;创新点:转变思维习惯,将弹簧称向上拉测量物体的拉力,转变成向下压测量上浮的物体受到的压力。

5、项目的使用情况和进一步完善的设想。本实验仪器经过改进后,在教学教科版五年下册《浮力》一课使用时,得到学生和听课老师的称赞,本人执教的这节课也因为这个仪器的改进被送往贵州省参加比赛,获得贵州省科学赛课一等奖,全国小学科学赛课一等奖的成绩。希望能将我的作品做成教具,供应到学校中,降低学习中的难度。

 

光的反射实验平台——激光追踪

天津市第四十一中学

作者:刘敏

 

项目简介

目的在于自己研发一个既有趣,又实用的教学仪器,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动手、体会、总结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还可以对各种环节留下深刻印象,不再依靠死记硬背条条款款。

创新要点:研发思路主要源于“学物理做游戏”的理念。这一新理念主要依据,是来自于教学实践。新一轮课改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的成效不尽如人意。一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另一个是,新开始的课程领域(如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存在着“亮点亮不起来”的现象。提出这一新理念的另一个依据,是当前多数校的校内课外科技活动处于放任自流后可有可无状态。

经调研,目前市场没有符合这种要求的活动学、器具,也没有隐含物理基本概念、规律的活动方案。“学物理做游戏”理念的基本框架:利用选修课时(或者学校自主安排的课时),全体同学参与“做游戏学科学”的活动。这些活动内容的选取依据是学科课课标,形式上是做游戏式的“科技活动”,活动方式突出探究式学习方式。这种理念可以用“以活动为素材、以教材为本体”概括。

用途:“激光追踪”作为科技活动、科学实验的学具、器材。在初中三年中需要反复使用所开发出的学、器具。初一年通过在活动中体验做科学的乐趣、体验探究式学习方式,活动过程中对物理现象及规律有一定的感官认识。初二年,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把初一年的活动内容中隐含的物理概念、规律,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达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目的。活动学、器具还具有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综合试题的作用。进行科技活动与学科教学的实践。

实践:1、课外活动课,学生进行分组比赛;2、参加第十三届中国科学年会,进行展示;3、参加2012年天津市科技周活动。

改进:把“激光追踪”带进教学课堂,从显示光路、测量入射角与反射角、flash课件、实验学具的数量等多角度进行改进。

 

奥斯特实验演示器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实验学校

作者:后宗新

 

项目简介

一、项目名称:科教制作:奥斯特实验演示器。

二、制作人单位、姓名、邮编:安徽省芜湖县实验学校后宗新241100

三、教具的研制背景及改进思路:法国物理学家库仑认为:“电就是电,磁就是磁,它们之间不可能有联系!”这也代表了当时大部分科学家的观点,直到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开了磁现象的电本质,为电磁场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此“奥斯特实验”成为中学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实验。物理课本中的奥斯特实验是仿照当年奥斯特的做法,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平行地放置一根直导线,给直导线通电,观察小磁针的偏转。由于导线中电流不大,单根导线产生的磁场较弱,所以现象不明显,同时还要外接滑动变阻器来保护电源,导致实验操作费时费力。

四、教具的创新点及原理:本制作依据相应的物理学原理,针对上述缺陷作了系列改进,具有以下创新点:1.用百余匝漆包线代替一根直导线,由于磁场的叠加原理,可产生较强的磁场,实验现象明显。2.百余匝漆包线的电阻可达几欧,电路无需串联滑动变阻器限流。3.用单刀双掷开关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方便演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4.在线圈方框内固定小磁针支架,便于快速准确放置小磁针。

五、使用情况:通过课堂教学的实际使用,效果明显,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

 

  上一篇: 一些模仿生物植物的发明实例
  下一篇: 2013全国第2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教师科技创新成果”作品《项目简介》(二)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需经管理员审核才能发表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设为首页——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张从军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湘ICP备13001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