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学环节、内容:缺点列举法
时间:十五分钟
课堂设计:直观展示图片、学生设计作品实物,解释缺点列举法的概念,结合实例,侧重应用的讲解。
《一》概念导入:
教师活动:通过以上的观察,我们发现,物品总是没有尽善尽美,随着人们的需求,物品也总是在进行着新的改进,更新换代。下面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应用广泛、效果显著的创造技法——缺点列举法。
原理:其宗旨在于通过分析研究对象各个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予以罗列,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种设想来加以改进和完善。任何发明和研究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而缺点列举法正是从发现问题——即从发现事物的缺点出发,因而我们认为,缺点列举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易被同学们掌握的创造技法。
学生活动:搭建知识概念框架。
《二》实例讲解:
教师活动:夏天到了,相信很多同学都会用到风扇。大家想想,我们平常用的风扇有什么特性?有没有哪些特性是没有满足你们的需求的呢?
学生活动:自由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下面大家看看来自四班的李欣阳的一个用缺点列举法制作出来的小作品,说说作品的特性。
学生活动:观察实物、图片,讨论。

说明: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因热难寐如果开空调,太耗电;如果开风扇,又有噪声。吊扇、立扇距离远,挂在蚊帐里的小风扇不安全,针对以上缺点,发明一种能够抱着睡觉,并且耗电小,噪音小又环保的风扇为最佳。可以避免像空调那样高耗电,又可以避免电风扇那样大噪声,质地很轻,耗材较少,节约能源,抱着睡觉既安全又舒适。
教师活动:针对以上的小作品,大家谈谈,这个小作品的优点和缺点,如何改进?
学生活动:优点:噪音小,环保,满足多方面的需求……缺点:无法定时……
教师拓展:
说明:小炉扇,有定时功能,外型设计独特、新颖。

(引用来自:)
http://opus.arting365.com/industry/2006-07-18/1153188360d130136.html#channel
《三》实例刺激,提升深化认知:
教师活动:观察实例,说明传统水龙头存在的问题。
学生活动:观察、讨论,回答。

左:传统水龙头 右:自洁水龙头
学生总结――缺点:用洗手液洗完后,很多人不愿意再拧用赃手打开的水龙头。
教师展示实物:观察符传浩同学发明的自洁水龙头如上右图,感受如何针对缺点进行的改进。
说明:这个小发明较好地解决了洗手时手被水龙头上沾的肥皂泡弄脏的问题,发明方法属缺点列举法。该发明是利用水管中的自身水压,令水流从水龙头转轴处喷出,并利用挡水片将水流打散,从而达到冲洗水龙头自身的目的。当洗完手时,只要轻捂一下水龙头出水口,使水流喷出,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后再关掉水龙头。
小结:缺点列举法是特性列举法的特例,列举缺点,就是发现问题,而发明创造就是要解决现存的问题。其优点是精力集中,节省时间,容易取得显著效果。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一旦找到这些事物的“缺点”并加以改进,事物就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新的提高。
4.教学环节、内容:本节总结、评价。
时间:五分钟
课堂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内容总结,并布置作业,下节课中利用“头脑风暴”的方式,选出学生当中的最佳设计方案,完成:方案构思方法、头脑风暴法、缺点列举法等内容的衔接和内化提升。
教师活动:本节内容主要学习了头脑风暴法、特性列举法、缺点列举法。其中,在发明创造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为缺点列举法。列举缺点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
学生活动:听讲、总结。
作业布置:1.自学《设问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