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头脑风暴法的含义和应用。
2)缺点列举法的含义和应用。
2.教学难点
1)缺点列举法的含义和应用。
3.重、难点确立依据
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认为创造力的培养是当今教育中的焦点问题。人们不仅关注创造活动的结果,更关注怎样才能去创造。技术课堂在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方面,有着许多的机遇和条件为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创设条件,两者在一定的时机和程度上有着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对于程度好一些的班级,适当的创造激励将更有效地促进技术教学目标的实现。
根据同化与顺应理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引起学生思维冲突的问题和环境,鼓励学生的反省和思考。适当提高性的教学激励是可以采用的。根据教学的情况,学生在前面的“设计的基本过程”和“设计的一般原则”的学习后,有了一定的设计思路和创新的意识,在“发现与明确问题”章节后,积累了一定的有价值的问题,在“方案的构思方法”学习后,有了方案设计的思路和制作的能力,在此时引入一些创造技法的介绍和应用,是从“了解”到“探究”,从“设计”到“提高”,从“设计”到“创造”的一个过程,不仅是对前面知识的提高,更是从另一个层次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
而课本上所介绍的三中创造技法中,其中的缺点列举法是应用广泛、效果显著的一种创造技法。其宗旨在于通过分析研究对象各个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予以罗列,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种设想来加以改进和完善。缺点列举法的优点是精力集中,节省时间,容易取得显著效果。将这一方法定为本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一是从方法本身来说,是发明创造中非常重要也是容易被学生们掌握的创造技法。通过缺点列举法的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利用设计的相关知识来对物品设计的深入思考和批判式的思维,也有利于对产品评价的体验和设计制作的体验。
五、教学策略
1.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举例、图片和实物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灵感,引导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
2.以教材内容为基本探究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通过个人、小组等多种讨论解答和尝试活动,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强调学生的参与性。
3.根据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最临近发展区。学生的学习可以采用支架式教学,即脚手架的支撑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到发展的前面。以学生的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力求使学生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之间和谐合作的能力,体验交流合作的乐趣,推进学生对结构知识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自我探索,自我解决问题的良好个性品质。
六、教学资源准备
教师准备:
1.将桌子围绕成圆形或方形,以会议室的布展方式,将学生进行分组。
2.大量的实例,学生作品。
3.多媒体演示工具。
七、教学程序设计
支架式教学设计环节:
1.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展示本次学习目标,直观导入新知。
2.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视频导入头脑风暴的进行场面;理解头脑风暴的含义。
3.让学生自己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介绍特性列举法、缺点列举法,用大量的实例进行探究式学习。
4.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利用头脑风暴法的组织形式,运用缺点列举法对学生小组的设计方案进行讨论。
5.效果评价,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对所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