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竞赛规则
1.赛前准备:各参赛队应根据竞赛时间安排,提前半小时进入竞赛区域,做赛前检查及调试准备。竞赛开始前,每个机器人需要接受裁判员的检录,以确认它们符合上述规范。检查时,机器人大小以其最突出部位为准,即最长点为计算点,不符合规则的机器人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2.机器人:机器人本身及其装饰物不能对竞赛有任何影响,机器人装置不能“占据”足球,从而影响球的运动。
守门机器人在外观上必须与进攻机器人有所区别。
禁止使用无线或红外线装置等进行遥控,禁止参赛选手在墙上、地上或其他位置放置“灯塔”或反射物等来帮助机器人导航。每次比赛半场的开始、每次暂停后应由裁判指示参赛者来激活机器人。
检录时,小学组每队最多可带1个机器人,初中、高中组每队最多可带2个机器人。禁止参赛队更换机器人,或与其他参赛队交换机器人。
3.猜边:参赛双方用投币方式选定开球或场地,选定后,参赛双方有3分钟的准备时间。
4.开球:开球时,所有机器人都必须位于自己的半场,处于静止状态。由裁判将球放置在开球点,开球方开球机器人放置在距足球2cm至5cm位置,其它机器人必须离球大于30cm,也就是在中圈外。裁判可以调整机器人的摆位。在裁判下令后(通常是使用哨子发令),所有的机器人由队员启动。抢先启动机器人或启动机器人时采取任意方式故意推挤机器人,将被判罚技术犯规。一方进球后,应由对方以同样方式,重新开球继续比赛。
下半场,参赛双方互换场地及开球权。
5.计时:常规赛:分上下两个半场,各5分钟,中场休息2分钟。比赛开始前,每队有2分钟的准备时间。比赛时钟将持续计时(两个5分钟半场。“被破坏机器人”除外)。计时器由裁判来控制。由于坠球、替补、处理伤员、延误时间及其他原因损失的时间在比赛中进行相应的补时。
加时赛:双方在10分钟比赛中打成平局,且比赛需有胜负时,进行加时赛。加时赛分上下两个半场,各2分钟,中间不休息。加时赛中每个参赛队只有一个机器人上场,守门机器人不参与比赛。初赛(循环赛、小组赛)阶段没有加时赛。
对于小学组,比赛已经是1对1,所以加时赛与普通比赛相同。
胜负判定:对于加时赛仍然平局的比赛,按照复赛阶段各队的净胜球数进行评判;如果相同,按照各队在复赛阶段的进球数进行评判;如果还相同,按照整个比赛过程中净胜球数进行评判;如果仍然相同,按照整个比赛过程中的进球数进行评判。
6.坠球:由裁判员将足球放在距原位置最近的坠球点上,双方机器人可摆放在距球15cm以外的任意地方;裁判吹哨后,继续比赛。在摆放机器人位置时,如果双方不能友好协商处理,则遵照以下次序:
2对2比赛,防守方离球门较远的机器人最先定位,然后进攻方机器人定位,最后防守方离球门较近的机器人定位;
1对1比赛,进攻方机器人先定位,防守方机器人再定位;
罚任意球时,机器人摆放次序亦照此办理。
7.任意球:获得任意球的一方可以在球附近(2-5cm)放置一个机器人,其他参赛机器人应放置在离球15cm以外。
由裁判员将球放在发生犯规的地方,如果犯规地点距墙壁小于15cm,则将球放在距墙壁15cm处。
出界球时,判对方在最近的坠球点罚任意球。
裁判鸣哨后,继续比赛。罚任意球的机器人触球后,其他机器人方可触球。
8.参赛队员:在比赛中由参赛选手负责开动、放置、移开机器人,任务完成后应立即退出竞赛场地。
比赛过程中参赛队员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与场外人员交流,在裁判员警告无效后,取消该参赛队本场比赛资格,比赛结束,判对方3比0胜;如果之前对方净胜球超过3个,按实际比分计算成绩。
9.球的运动:机器人不能“占据”球、不能“持球”,即:机器人不能通过堵死球的移动方向来完全控制球。例如:将球固定在机器人身上,或使用机器人身体将球包围,阻止其他机器人触球,或被压在机器人底下。任何时候球都必须是可见的着地运动。裁判员一旦发现“持球”或“占据”球,将立即取消该参赛队的比赛资格。
比赛期间允许机器人将球踢起,但踢起的高度不能威胁到观众、裁判或队员的安全。
10.守门员:首个完全进入自己防守半场的禁区(机器人的所有部分都进入)的机器人被称为“守门员”,直到它完全离开禁区为止。
11.计时暂停:如果裁判需要和工作人员讨论某个比赛情况的,可以暂停比赛。
当裁判停止比赛时,所有的机器人必须停止,并且留在赛场上,不得触碰。裁判可以决定到底是按原样继续比赛,或是以开球方式继续比赛。
12.修复机器人:因犯规造成机器人严重受伤不能正常比赛时,队员在征得裁判许可后可将受伤机器人移至场外修理,修复机器人需经裁判允许后再上场比赛。
13.机器人临时下场:非犯规情况下,机器人出现运行中止、部件受损或脱落,影响比赛正常进行时,经裁判允许,参赛队员可拿出机器人在现场修复(修复时间不得少于30秒),经裁判允许后再由参赛队员将修复的机器人放回原在位置。机器人临时下场次数不限,此间,比赛正常进行。
14.换球:比赛过程中,根据足球和场地的损坏及比赛进行情况,可以调整和更换竞赛场地和用球。如果比赛中,足球严重破裂等情况时,则立即中断比赛,将新换的足球放在比赛中断时原球所在地最近的坠球点恢复比赛。
15.技术犯规:出现下列情形之一为技术犯规,犯规机器人将被裁判移出场地30秒或至出现进球。
(1)机器人的任意部分进入球门横梁内侧;
(2)在裁判哨声响起前,违规抢先启动的机器人;
(3)启动机器人时采取任意方式故意推挤机器人;
(4)在比赛中未经裁判允许参赛选手触碰机器人。
16.红黄牌制度:比赛过程中,机器人累计技术犯规满三次将被出示一张黄牌,两张黄牌累计一张红牌。红黄牌不带入下一轮比赛。
在比赛中,如有参赛队员不服从裁判裁决、顶撞裁判,将被出示黄牌警告,情节严重者将被出示红牌驱逐出场,比赛结束,判对方3比0胜;如果之前对方净胜球超过3个,按实际比分计算成绩。
17.计胜方法:在比赛中,进球较多的一方为得胜队,如双方均未进球或进球数相等,则这场比赛应为“平局”。
18.小组赛出线方法:小组比赛中胜1场积3分,平一场积1分,输一场积0分。积分多的队伍进入下一轮比赛。出现积分相同的队伍以净胜球多的队伍排名靠前;净胜球还相同以进球数多的队伍排名靠前;进球数仍然相同则由抽签决定名次。
19.5-8名排名方法:前4强产生后,根据淘汰赛成绩决定5-8名的排序,不再进行比赛。淘汰赛中净胜球多的队伍排名靠前;净胜球相同以进球数多的队伍排名靠前;进球数相同则根据小组赛成绩排定名次,排名方法同小组赛出线方法。
四、犯规与处罚
1.冲撞犯规:连续在无球状态下冲撞对方不控球机器人三次以上为冲撞犯规,判罚任意球。
2.停赛处罚:初、高中组被罚红牌的机器人停赛90秒,之后可重新回到竞赛场地参加比赛;如果在此90秒内另一机器人也被罚红牌,则比赛结束,判对方3比0胜;如果之前对方净胜球数超过3个,按实际比分计算成绩。小学组被罚红牌则比赛结束,判对方3比0胜;如果之前对方净胜球数超过3个,按实际比分计算成绩。
3.延误开球:开(罚)球时,开(罚)球机器人在5秒钟内未能触及球,判延误开(罚)球。换由对方罚任意球。
4.处罚: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黄牌警告并判罚将机器人移出场地60秒或至出现进球。
(1)严重和重复冲撞对方机器人并导致其不能正常比赛;
(2)累计三次技术犯规;
(3)参赛队员不服从裁判裁决或顶撞裁判。
5.改变竞赛场地和用球:出现这种情况时,比赛将暂停,并马上实施补救措施。如果裁判认定某一队故意破坏竞赛场地和用球,将取消该队参赛资格。
五、裁判
每场比赛由两名裁判员执行裁判任务。裁判员在比赛过程中所作的判决为最后判决。裁判员的职责是:
1.严格按照《竞赛规则》,认真、公正的对比赛进行裁判。
2.避免做出对犯规队有利的判罚。
3.记录比赛成绩和比赛时间,使比赛用足规定的时间或双方同意的时间,并补足由于偶然事故或其他原因所损耗的时间。
4.审查参赛机器人、竞赛场地和足球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5.严格遵守《裁判员守则》。
六、场地平面示意图

七、通用附则(见附件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