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开发了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
各实验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开发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如黄兴小学编写出了《我是黄兴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列教材,分低、中、高年段共三本,主题画面生动、活动资源丰富、教材形式新颖,深受师生的喜爱。仰天湖小学开发了《趣味数学》、《民间艺术》和《阅读与欣赏》等校本课程;长沙市十一中开发了《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视唱练耳初级教程》、《初中视唱教程》等综合实践校本课程;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小学部开发了《科技制作》、《书法》、《足球》和《国际象棋》等校本课程。
(四)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电子管理平台
过去采用人工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难度很大。为了加强管理,及时跟踪指导,必须实现网络管理。为此我们自主设计开发了一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电子管理平台”。这套软件解决了传统的管理难题,实现了过程管理、高效管理和科学管理。这套管理平台有以下优势:第一、便于相互学习,学生可以在电子平台上随时查找上一届的优秀课题,通过案例学习帮助他们深入开展研究;第二、便于过程管理,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个人主页及时上传课题资料,指导教师可以监控每个课题组的研究过程,加强过程指导。同时保证研究成果的真实完整,避免学生从网上下载,弄虚作假;第三、便于科学评价,过去学生提交的课题资料一大堆,资料参差不齐,也不规范,难以对学生进行统一的客观的评价,现在有了管理平台,学生提交研究成果比较规范,指导教师随时可以在管理平台进行评价,保证科学公正。同时我们给这个课题评出等级后,系统会自动给每个同学换算成学分,减少了工作量;第四、便于保存查询,过去实行人工管理,结果学校收到一大堆资料和报告,难以存档和保管,也不便于查询。有了管理平台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姓名、或者学号、或者班级等方式来查找自己课题获得什么等级,自己获得了多少学分;第五、便于继续研究,过去一个课题结题后,研究就停止了,现在有了电子管理平台后,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继续研究下去,另一方面其他的学生也可以在其他课题研究的启发下,生成新的课题;第六、便于对外交流,管理平台同时也是一个交流平台,其他学校和教师都可以通过学校网站浏览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情况。
(五)促进了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
经过三年的探索,总课题组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设计与具体化、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的各阶段及教师的有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等方面入手,已经初步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且在实施过程不断完善。各实验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已经走上常态化,首先,从课时安排上,严格按照课程方案来开设,正式进入课表;其次,从师资配置上,我们实验学校都先后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组,设置了专职指导教师和学科兼职教师,教师的责任心加强,同时制定了各种激励机制,保证了课程的有效实施;再次,从教学内容上,根据实际对每个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具体安排,指导教师有了课程依托后可以系统实施。
(六)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有人说:“活动最能内化为素质”。综合实践活动的面越宽,形式越多样,学生的素质就越能得到发展。通过三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首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形式,它给予了学生个性发展较大的空间,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活动的兴趣,这种活动的兴趣在学科中得到了迁移,使学生们变得爱思考勤发问了。其次,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亲历实践不但让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有了“发言权”,而且在活动中他们发现了自我的潜能,有了不需要依赖别人也成功的感想,最终树立起对自己、对人生的自信心。再次,提高了交往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合作交往形式多,学生之间的交往机会也就多了,彼此间的情感就会更加深入,更加团结友爱,在校外活动时,学生还逐渐适应了与社会各层次人的亲密接触,社会交往能力逐步提高。
从获奖情况来看,这四年来总课题组实验学校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论文有17篇获得省级一等奖,16篇获得省级二等奖,32篇获得市级一等奖,科技创新项目有1个获得省一等奖,1个获得省二等奖,有6个获得长沙市一等奖。其中长郡中学开展走进新农村综合实践活动后,潘然同学制作的《中国•新农村新发现》,获得全国网页制作大赛二等奖,长郡中学姚苏晟和杨思慧同学撰写的《黄化水稻的生长状况及光合特性研究》科技论文获得07年湖南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李清同学研制的《后反应式远射程灭火装置》、楚功崚研制的《旅游景区电子导游与实时管理装置》、段然曦和胡海涛研制的《运煤车“液被”》、程翰撰写的《关于长沙市城区道路设施设计的调查研究》、徐胜媚撰写的《长沙县乌川湖村和平江县爽口村生态农业试点的对比调查研究》等五个项目获得08年长沙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其中李清同学的项目获得08年省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长沙市三十七中徐玉婷获全国初中动漫制作作品大赛一等奖;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陈家祺等同学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后撰写的研究性论文《城市绿化要根据不同的方位选择树种》获得第25届长沙市创新大赛一等奖。
(七)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发了很大的改变。在实践中,教师已逐步走出权威式的“传授”教学,建立起与学生平等对话、合作的关系。教师之间的研讨、协作的氛围变得非常浓厚。教师为了指导好实践活动,勤于学习,深入探索,努力提升专业素质,达到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的目的。三年来,总课题组实验学校共有22位指导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文、案例荣获全国一、二等奖,有39多位指导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文、案例荣获省级一、二等奖,有5位指导教师在全国的综合实践活动赛课中获得一等奖,有10位指导老师在全省的综合实践活动赛课中获得一等奖;仰天湖小学依托校园文化资源,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集结老师们的教研成果,编撰成书——《校园文化的创建与实践》(现已出版发行),并积极参与长沙市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的编写工作。周小青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聘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家团队指导教师,还有20位指导教师被评为省市优秀指导教师,他们随着课程的深入实施得到了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