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农历乙巳年(蛇)   三月十六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本栏首页 - 技术新闻 >> 正文
中国专利数量质量倒挂无诺贝尔奖
更新日期:2012-12-16    作者:李季    编辑:admin    点击量:5673

中国专利数量质量倒挂无诺贝尔奖

新文化报 李季

2012.12.13

 

原标题:我国无自然科学领域诺奖背后:专利数量质量倒挂

 

[导读]在百年诺贝尔历史上,一批华裔科学家被记录在册。但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何日花落中国?有学者乐观的估计自然科学的诺奖花落中国,“恐怕用不了10年时间”。

 


美籍华人杨振宁,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

 


美籍华人丁肇中,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


 美籍华人李远哲,1986年与哈佛大学博士及多伦多大学博士同获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0

 


美籍华人朱棣文,199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9

 


美籍华人钱永健,200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6

 


英籍华人高锟,200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76

 


美籍华人李政道,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

 

“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何日花落中国?

 

在百年诺贝尔历史上,一批华裔科学家被记录在册。但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何日花落中国?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首席分析师大卫·彭德尔伯里表示,中国在化学、物理等领域成就早已不可小觑。比如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中国科学家还研究出了人工合成核酸。但因为不是完全创新成果而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从数据显示,中国在物理学上的研究成果受到很大关注。“因此,我预计中国的首个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将会在这些领域中产生。而在2017年到2025年间,中国将捧得首个化学或物理学奖。”

 

作为973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崔田说,计划中有很多很好的基础科学研究课题,一定会造就一批搞科学的人,中国本土科学家得奖的日子不会太远。

 

关绍巍更加乐观地认为,自然科学的诺奖花落中国,“恐怕用不了10年时间”。

 

124日发布的一份《2012年全球100大创新公司榜》因中国企业无一进榜而备受关注。

 

榜单来自于世界一流的企业及专业情报信息提供商汤森路透集团旗下的知识产权咨询公司。这个成立于2008417日,由英国汤姆森集团与路透社合并而来的信息提供商,从2011年开始,依据包括专利数量、专利申请成功率、专利组合全球覆盖范围以及专利被引次数等四项创新标准,创办了“全球100大创新公司”榜单,其中的考量因素包括专利质量和专利影响力。

 

这份主要依据知识产权数据评判企业创新能力的榜单,被认为是评价各国企业在应用科技领域研发水平的“晴雨表”。

 

汤森路透做的另一个有趣事情是,每年,汤森路透会根据诺贝尔奖的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化学与经济分类,使用定量数据来分析和预测最有影响力的研究人员。根据其发表的研究成果的被引频次,授予这些研究人员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得主称号,预示着他们可能成为诺贝尔奖得主。截至目前,共有21位“引文桂冠”得主赢得诺贝尔奖。

 

如同汤森路透榜单一样,每年1210日举行颁奖典礼的诺贝尔奖,从1901年开始,在物理、化学、生物学或医学等自然科学奖项上,始终没有中国国籍科学家的名字。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等诺奖得主均以华裔科学家的身份,在异国实验室里得到重大的科学发现。

 

“诺贝尔奖的历程里,这些科研成果是能给科学界和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发现。”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学物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崔田这样说。每一年的自然科学诺贝尔奖都引领着世界科学界的思潮,100多年来,所有这些发现不仅改变了人类生活,更让人类不断认识未知世界。

 

在这个世界自然科学领域尤为重要的评价体系里,欧美日等经济强国拥有着令人羡慕的成绩,不仅体现某个国家在某个科学研究领域的成功,还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一面是应用科学领域,一面是基础科学研究,经历了20多年高速发展的中国为何在科技创新方面依然交白卷?我们的科研能力距离世界究竟有多远?自然科学类诺奖何日花落中国?本报记者多方求解。

 

  上一篇: 美研制抗干扰量子雷达让隐形飞机现形
  下一篇: 英国制造靠意念支配的新型脑控直升机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需经管理员审核才能发表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设为首页——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张从军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湘ICP备13001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