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农历乙巳年(蛇)   三月十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江苏版本 - 必修1教案 >> 正文
二、设计的一般原则(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更新日期:2012-3-10    作者:陕西赵锦鹏    编辑:admin    点击量:3644

 通用技术教案

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二、设计的一般原则

陕西省西安中学  赵锦鹏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

通用技术网www.tyjs.org收集、整理

  

一、设计理念

用能吸引学生的图片为切入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为载体,让学生了解、理解、构建设计的一般原则,把设计的一般原则不知不觉中渗入自己的意识之中,让设计的一般原则成为学生认知、做事、选择、评价等活动中一种无形的准则,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而努力。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中的第二节。本节课的内容将渗透到设计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是前一节课程内容的必要完善与深化,是指导设计过程和进行设计评价的基本准则,是影响学生进行设计,理解技术、评价技术、合理的选择和使用技术的基础,是形成和提升学生技术素养的基本内容,也是本章第三节《设计的评价》的依据之一,因此本节是本门课程的重点之一。本节主要阐述了设计应当遵从的一般准则,即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道德原则、技术规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教材通过一系列案例分析,突出学生理解、掌握的各个原则,同时阐明了各原则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关系,指出了设计是一项综合活动,应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思考、设计产品,最后指明了设计的一般原则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教材中的部分案例离学生实际生活相对较远,因此在教材处理上,添加了部分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能接触到、能听到、看到的部分近代案例,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设计的一般原则的普遍性及对生活、学习的指导性。

 

三、学情分析

学生经历了设计的一般过程的学习,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学生的生活阅历也为其中的部分原则的学习、认知、理解降低了难度,但学生少有的产品设计实践经历、及目前的学习、生活现状决定了其对设计原则认知的不全面,因此补充大量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能接触到、能听到、看到的部分近、现代的案例,就成了能否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故能否让学生在课堂内感受到设计的一般原则对学生以后生活、学习的重要影响,以及对学生的正面的、向上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的影响,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2) 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3) 初步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个产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案例的讨论和理解过程,使学生体会从感性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认知机理。通过对各原则之间关系的认知过程,使学生初步形成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加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的认知程度,激发兴趣,影响学生形成对社会的有责任心、道德的等正面的、积极地、向上的态度和价值观。

 

五、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设计应遵循的设计的一般原则。

2、教学难点:怎样引导学生以系统论的观点看待各原则间的关系,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些产品。

 

六、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七、教学思路

以复习设计的一般过程为切入点,以学生能明确感受到的不道德的案例为引入”不依规矩,不成方圆”,提出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用大量近、现代的案例导引学生理解、认知设计的一般原则,体会各原则之间联系、制约、渗透的关系,初步接触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知道设计原则具有开放性。课时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拟止于道德原则的完成,第二课时结束本课。

 

第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㈠、环节1引题

教师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过的内容,加深学生对设计的一般过程的认知。

学生活动1

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回顾上一节学习的知识,既加深对设计的一般过程的认知,又为本节的引入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2

组织学生讨论:创设的情境”能否用上节课的过程设计一款影响汽车加油计量的产品等”。

学生活动2

讨论后回答”不能”。

教师活动3

不能的原因在于”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而设计…… ppt展示本节课题。

 

㈡、环节2新课内容

1、创新原则

教师活动1

ppt展示:发光杯子、方形西瓜、彩色辣椒、网络”传”机等实物图片。

学生活动1

学生观看、讨论,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2

设问:什么是创新?

学生活动2

思考、讨论,通过教师的案例导引得到: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已有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形式。

教师活动3

介绍西安黄河、海燕电视消失的案例,导引学生建立创新是设计的核心理念,通过交通工具、手机等的创新过程,促使学生形成创新能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的印象和意识。

指导学生阅读p57--p58页洗衣机变迁的案例。

学生活动3

听教师的案例分析,思考、形成”创新是设计的核心”理念,创新能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的印象和意识,通过阅读p57--p58页洗衣机变迁的案例,加深印象。

教师活动4

设问:如何创新?

学生活动4

通过思考、讨论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从原理、结构、技术、材料、工艺……入手,以发挥人的智慧为主体,利用新技术的成果和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

 

  上一篇: 二、设计的一般原则(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下一篇: 二、设计的一般原则(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需经管理员审核才能发表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设为首页——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张从军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湘ICP备13001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