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技术的专利性
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技术发明者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它凝结着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知识产权:在技术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技术发明者对此享有一定的权利。
阅读“小辞典”了解知识产权的更多内涵。
案例:“复印机的专利壁垒”,再次让学生理解专利的保护作用。
如果没有专利法,那就像在野地里种菜,谁都可以去挖,那还会有人去种菜吗?
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外资在我国办厂,建立生产基地。一是看中我国廉价的资源,二是看中了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三是看中了我国广大的市场。但是因为这些产品我们没有知识产权,只是获取一点廉价的加工费,一旦外国人把他们的技术撤走,这些工厂、机器就会成为一堆废砖烂铁。“中国制造”不如“中国创造”。所以我们的技术需要创新,我们的产品需要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开设“通用技术”这门课程的原因,就是要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
你研发了新产品,专利就会自动获得吗?如何获得专利权呢?
A.向谁申请?
B.要经过哪些程序?
看教材18页专利申请的程序简化为:
提交申请→受理→初审→申请公布→实质性审查→授权。
四、小结
技术的性质:
目的性:技术都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问题,形成解决方法。
创新性:创新是技术的核心。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综合性:一项技术往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两面性:技术能为人类造福,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专利性:保护发明者的合法权益,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那么除了以上的性质,技术还有其他的性质吗?实用性、功利性等等。
五、课堂练习
课本18页“练习”第1题,请学生谈谈看法。
六、教学反思
七、作业。
课本18页“练习”第2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