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技术世界因设计而愈加精彩,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关键。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世界上这些实用的产品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吗?是凭空想象的吗?
任何一种产品的设计不是一步到位、立竿见影的,设计是一个有计划的创新活动,它有着科学合理的基本工作程序。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便携式小凳的设计和制作,大家一起来学习和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实践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
(一)、发现和明确问题
[简单案例分析]电话的变化、汽车的发展史
回答问题:设计从何而来?
学生回答:设计来源于生活,设计因需求而发展。
[教师引入]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本质上讲,设计是一个问题的求解过程。它从问题出发,并围绕问题展开各项活动。下面我们来逐步展开学习设计的一般过程。电话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人的需求是会随着技术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其实我们除了可以从无到有的创造新产品外,对熟悉的工具或用品都可以提出新的要求,并重新设计。
考虑我们现在所能感受到你身边的工具或用品,你觉得那些还没有完全满足你的需要,我们都可以来重新设计。
[案例]我们每天都用的笔比如u盘的功能、课桌、尺子的最新功能。
〔讲解〕从本质上说,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它从问题出发,并围绕问题展开各项活动。因此,设计必须从调查需求、分析信息、发现与明确需要解决和值得解决的问题开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项目,明确设计要求。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陈晨同学在平常的生活中是怎样发现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要求呢。同时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陈晨,在这个便携式小凳的设计项目在确定之前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案例阅读〕
让学生阅读书46页的案例,通过案例情境引入,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案例的活动中去,了解设计活动是从产生需求和明确要求开始的。
〔学生讨论〕
1.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要求是什么?
2.是怎样确定设计要求是什么的?
[学生回答]
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要求:
1、结构简单、稳固,易于制作;
2、自重轻,体积小,携带方便;
3、成本不高于5元。
填写书上第47页的马上行动。
主要环节 |
具体工作内容 |
调查需求 |
|
设计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 |
|
统计分析 |
|
统计分析,汇制图表 |
|
讨论
确定便携式小凳作为设计项目。
列出设计要求
结构简单、稳固,易制作;自重轻、体积小,携带方便;成本不高于5元。
(二)、制定设计方案
强调:
1.运用不同的材料、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
2.任何设计方案都有改进的可能性,好方案决不会仅有一个。
方案:
1、收集信息
2、设计分析(材料、结构、携带……)
3、方案构思(材料、结构、连接方式……)
4、方案呈现(画出草图)
5、方案筛选
收集信息:
可以通过用户调查、专家咨询、查阅图书资料、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浏览互联网等收集信息。
〔提出问题〕
(1)我们平时收集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可以通过用户调查、专家咨询、查阅图书资料、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浏览互联网等收集信息。
(2)陈晨等同学是通过什么途径收集信息的?
(3)归纳他们收集到了哪些资料?
〔思考〕
请同学们思考除上述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小凳子的什么资料?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收集?
小凳的折叠方式、色彩、造型等,设计调查问卷等。
设计分析:
面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要根据设计要求,找出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可能的解决方法。
让学生归纳通过对所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分析,要设计好一个便携式小凳子,必须解决好小凳子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携带方式等主要问题。
〔马上行动〕
面对设计要求和约束条件之间的相互矛盾,为了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应该提出尽可能多的设想,以便于权衡利弊,做出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同学们把自己认为设计便携式小凳还需解决哪些问题及解决办法并填入书49页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