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女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北京时间10月8日19时(瑞典当地时间13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作家斯维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Svetlana Aleksijevitj。
斯维拉娜·亚历塞维奇出生于乌克兰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镇,父亲为白俄罗斯人、母亲是乌克兰人,她在白俄罗斯成长。学校毕业后,她曾在几个当地报纸任职记者,然后在明斯克为文学杂志记者。她叙述了职业生涯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如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阿富汗战争,苏联的秋天和切尔诺贝利核灾。
她曾是一名记者,遭卢卡申科政权迫害后离开白俄罗斯。擅长纪实文学,代表作《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个证人》、《切尔诺贝利的回忆》等。写作方式跟写《南京大屠杀》的张纯如有点相似,完全根据访谈者口述来记录。这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授予一个非虚构文学作家。
就在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之前,阿列克谢耶维奇一直稳稳占据博彩公司赔率榜单首位,成为最大热门。年年“领跑”却最终“陪跑”的日本村上春树,今年仍未能结束“悲壮”入围史,最终与诺奖再次失之交臂。
此外,因美国20余年无缘诺贝尔文学奖而颇被看好的两位美国作家乔伊斯·卡洛尔·奥茨和菲利普·罗斯齐被“押宝”,共同上榜赔率表前十,但最终也无一获奖。
颁奖词为: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1948年出生的阿列克谢耶维奇,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已在19国出版,在中国出版的著作有《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锌皮娃娃兵》等。本月,她的两部作品《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和《我还是想你,妈妈》出版。
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曾多次获奖,包括1998年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9年法国国家电台“世界见证人”奖、2006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13年德国出版商与书商协会和平奖等,去年,她还获颁法国艺术和文学骑士勋章。
德国出版商与书商协会为其授奖时曾称:“她自己创造了一个将在全世界得到回响的文学门类,必将掀起证人与证词涌现的浪潮”。瑞典资深专栏作家梅?斯文森也曾公开表示,“她早应该得诺贝尔文学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