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农历乙巳年(蛇)   三月初八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本栏首页 - 技术新闻 >> 正文
2015年诺贝尔奖集锦
更新日期:2015-10-5    作者:网络    编辑:admin    点击量:13932

1920年—1929

1920年:沃尔特·能斯特()对热力学的研究。

1921年:弗雷德里克·索迪()对放射性物质以及同位素的研究。

1922年:弗朗西斯·阿斯顿()使用质谱仪发现了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且阐明了整数法则。

1923年:弗里茨·普雷格尔(奥地利)创立了有机化合物微量分析法。

1924年未发奖。

1925年:理查德·席格蒙迪(奥地利)对胶体溶液的异相性质的证明,确立了现代胶体化学的基础。

1926年:斯维德伯格(瑞典)对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年:海因里希·维兰德()对胆汁酸及相关物质的结构的确定。

1928年:阿道夫·温道斯()对甾类以及它们和维他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1929年:亚瑟·哈登()、汉斯·奥伊勒-克尔平(瑞典)对糖类的发酵以及发酵酶的研究和探索。

 

1930年—1939

1930年:汉斯。费歇尔()对血红素和叶绿素等的研究,特别是血红素铁原卟啉IX的合成。

1931年:卡尔·博施()弗里德里希·柏吉斯()发明与发展化学高压技术。

1932年:兰格缪尔()对表面化学的研究与发现。

1933年:哈罗德·尤里()发现了重氢()

1934年:弗列德里克·约里奥-居里,伊伦·约里奥-居里()合成了新的放射性元素。

1935年:彼得·约瑟夫·威廉·德拜()通过对偶极矩,X射线和气体中电子的衍射的研究来了解分子结构。

1936年:沃尔·霍沃思()对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研究,保罗·卡勒(瑞士)对类胡萝卜素,黄素和维生素A,维生素B2的研究。

1937年:理查德·库恩(奥地利)对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

1938年:阿道夫·布特南特()对性激素的研究。

1939年:利奥波德·雷吉卡(瑞士)对聚亚甲基和高萜烯的研究。

 

1940年—1949

1940年未发奖。

1941年未发奖。

1942年未发奖。

1943年:格奥尔格·赫维西()在化学过程研究中使用同位素作为示踪物。

1944年:奥托·哈恩()发现重核的裂变。

1945年:阿图里·维尔塔南()对农业和营养化学的研究,特别他提出的饲料储藏方法。

1946年:詹姆士·萨姆纳发现了酶可以结晶;约翰·那斯罗蒲,温德尔·斯坦利()在生产纯酶和病毒蛋白质方面所作的准备工作。

1947年:罗伯特·鲁宾逊爵()对植物产物,特别是生物碱的研究、

1948年:阿纳·蒂塞利乌斯(瑞典)对电泳现象和对吸附分析的研究,特别是对于血清蛋白的复杂性质的研究。

1949年:威廉·吉奥克()在化学热力学领域的贡献,特别是对低温状态下的物质的研究。

 

1950年—1959

1950年:奥托·狄尔斯和库尔特·阿尔德()发现并发展了双烯合成法(狄尔斯-阿尔德反应)

1951年:埃德温·马蒂松·麦克米伦(),格伦·西奥多·西博格()发现了超铀元素。

1952年:阿切尔·约翰·波特·马丁(),理查德·劳伦斯·米林顿·辛格()对色谱的研究和发现。

1953年:赫尔曼·施陶丁格()对高分子研究以及确立高分子概念。

1954年:莱纳斯·鲍林()化学键的研究。

1955年:文森特·杜·维格诺德()对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特别是多肽激素的首次合成。

1956年:西里尔·诺曼·欣谢尔伍德爵士(),尼科莱·尼古拉耶维奇·谢苗诺夫()对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

1957年:亚历山大·罗伯塔斯·托德男爵()研究了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的结构。

1958年:弗雷德里克·桑格()研究了蛋白质,特别是胰岛素的一级结构。

1959年:加洛斯拉夫·海罗夫斯基(捷克)发现并发展了极谱分析方法。

  上一篇: 中国要建世界最大对撞机 理解上帝粒子的秘密
  下一篇: 我国成功发射第4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需经管理员审核才能发表
  屠呦呦,您真伟大,你不仅是制服了疟疾魔鬼,更重要的是扬了中国的眉、吐了中国的气!愿您健康长寿!   [勇者   2015-10-22]

    页数:1/1
 
设为首页——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张从军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湘ICP备13001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