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故事

2015年12月10日,85岁高龄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瑞典国王手上接过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证书及奖章,成为中国首位获得此项诺奖的科学家。

当屠呦呦由于年老不能长时站立必须坐着演讲时,诺贝尔主题演讲会的主持人卡罗林斯卡学院传染病学教授 Jan Andersson先生在屠呦呦研究员演讲全程中一直跪在地上,一只手从后面扶着屠教授,另一只手为屠呦呦研究员拿着话筒,30分钟一动未动。
尊与重,德与行,令人深思!视野有多高,胸怀就有多宽。知识面越宽,认知面越宽,认知越多的人才能谦卑和蔼。所谓能人背后有能人,高手待人谦和就是这个道理。
让我们向学科致敬,向文明致敬!
晚宴与亲友团同桌
诺贝尔颁奖礼于当地时间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颁奖结束后,屠呦呦在家人和其他亲友团,一共十几位成员的陪伴下,参加了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举办的诺贝尔晚宴。为了照顾屠呦呦的身体,诺贝尔组委会调整了晚宴席位,屠呦呦不与瑞典国王同坐主桌用餐,坐在她身边负责照顾她的是她的丈夫李廷钊。屠呦呦未在晚宴上致辞。
此前,屠呦呦由于身体不适,在过去数天已缺席了数个活动,包括中医药研讨会和诺贝尔音乐会等。
评委对贡献高度评价
颁奖仪式当天下午4点半举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汉斯·弗斯伯格在致颁奖词时对屠呦呦的科学贡献予以高度评价。他表示,每年大概有50万人死于疟疾,其中大部分人是儿童。在20世纪60和70年代,屠呦呦参与了中国开发抗疟药品的重要项目,再通过阅读古籍和研究,她发现青蒿素能够通过一种独一无二的方式杀死寄生虫。
弗斯伯格详细地阐述了屠呦呦的研究过程,并表示,青蒿素研究使得对抗疟疾的新药品得以研制和发展,这些药已经拯救了上百万人的性命,过去15年疟疾的致死率因此降低一半。
弗斯伯格赞扬说,3名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发现在全球的影响以及对人类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这些发现不仅为遭受寄生虫疾病百般困扰的病人提供了具有革命意义的新疗法,同时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繁荣以及人类的安康。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秘书长沃尔本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的医学奖是史上最精彩的医学奖之一。中国科学家首次领到该奖,希望能引起更多关注,增加中国的相关科研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