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网www.tyjs.org按:本处转载一篇写于2009年第一届科学DV活动的培训纪实,对现在的科学DV活动仍有借鉴与参考作用,或多或少能了解并理解科学DV活动的操作过程与实际意义。
科学DV,快乐探索
——全国青少年DV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纪实
唐世峰
来源于网络
2009年12月19日至23日“北方携手”通过五天的学习与合作,感受了科学探究的魅力,它是用我们手中的DV记录下“巴西龟”这个可爱的小东西破坏地球生态给人类带来的毁灭灾难,这部DV作品更是一种启示,它告诫人类为了金钱和物质正在毁灭我们的家园“地球”!“北方携手”这是我去河南郑州参加“全国青少年DV科学骨干教师培训”我们五人小团队的名字,成员分别来自:黑龙江、河北、甘肃、内蒙古与我新疆兵团,因为都是北方人所以特取此名。五天的学习,我们将传统的科学论文叙述过程,用DV拍摄的手法,将它搬上了荧幕。并获得了组委会颁发的最佳科学探究奖项。这不是我们最终目的,我们的目标是要教我们的孩子运用这种新型的科学探究手法,记录科学、探究科学、永攀高峰。
一、全国青少年DV科学
“全国青少年DV科学骨干教师培训”汇集了全国各26个省,5个自治区、及新疆兵团100多位一线教师。该培训要教会老师如何运用手中的DV记录科学探究的过程。从命题、展开发散性思维,想出更多的问题,解决问题,拍摄稿本、拍摄计划、后期制作,一部科学“大片”就这样诞生了。什么是DV科学呢?这里有本人的一些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DV摄像机在我们城乡居民家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普及率,如何应用DV技术为青少年一代的教育和成长服务成为科技教育工作的一个新的课题。在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已把DV技术应用于青少年科学探究活动当中。他们运用平常人手中的DV在家中记录母鸡生蛋孵出小鸡的过程、在学校与同学解释两所中学天气异常变化的原因、与父母一起研究在不同土壤中培育水稻的生长过程等等,这些过程充分培养了学生探索知识、探索科学的兴趣,不要小看这些片子,它涉及了众多学科知识,如:生物学、气象学、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科学等。要想用DV清晰的记录下有用的信息,就需要孩子们不断的探索、通过任何方式查阅资料、永无止境的学习、这也是我们提倡素质教育的组成重要方式。DV记录不会枯燥,而会将我们发生过的事情在荧幕上重新出现,生动的画面、加上自己的配音解说、制作的道具、科学仪器使用等,就像自己拍摄了一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Discovery”的科技探索“大片”。
对于天生爱玩的孩子们来说,学习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如何让它不再枯燥,相信科学DV活动能够提供一种新的方式,实现孩子们的梦想。2006年,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借鉴国外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最新发展,认识到利用DV技术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性,青少年科技中心策划开展了青少年DV活动,为我国青少年开创了一个利用DV技术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新平台。
二、学习小纪实
DV科学作品要求影片在8分钟之内,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花掉的时间多则1年,或几个月、少则也有一个星期。但它带给青少年的却是无穷的乐趣与无限的财富。这一新兴的青少年科学,得到了国家教育部、科技部、等多部委的大力支持和推荐,2009年12月20日的开幕仪式,包括以上部门的领导、清华大学、中国中央电视台等有关人员也参加了此次活动,传递出国家对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的大力支持与重视。
五天的学习全是专家讲解,学习形式新颖、类似西方课堂教学,大多是在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中度过,重视过程、培养自主探究,注重信息收集。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方式方法,也许下一个诺贝尔奖就在中国。回到科学DV,怎样制作科学DV,下面我有一些见解。
大家都了解DV,也看过许多有趣的科学记录短片,制作一部好的DV科学作品,可以把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地理、气候、宇宙等科学现象和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同样也可以研究安全、防灾、交通、考古、民族学、美术、工艺、医疗、福利、老龄化、民族文化等社会科学问题。它不光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探索科学的热情。还有一点,一个人是很难完成一部DV科学短片,必须需要团队的合作,这也培养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成长快乐,协同学习的真挚友谊。以下的学习过程就是青少年今后开展DV科学制作的整体流程,下面我将亲身体验做一个简单流程:
1、先给科学DV制作小组起一个队名,这是增强团队的凝聚力的象征、将一张白纸挂在墙上记录我们每天探究的活动的内容。2、学生了解DV机的功能,掌握基本操作。3、开始选择要探究的科学题目。4、展开发散性思维,设想对研究对象想知道的各种问题。5、根据探究主题、指定拍摄计划、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拍摄,并认真记录。6、制定科学探究的步骤,剖析科学探究的过程。7、开始制定科学DV活动脚本大纲。8、制定拍摄计划,要有拍摄方法、人员分配、活动保证等。9、根据脚本,找到需要的拍摄镜头,并有人用相机来记录团队研究的过程。10、学习划分镜头、拟定需要的采访提纲、记录观察日记和撰写解说词,并完成分镜头脚本。11、给自己的科学DV作品命名一个题目。12、整理补充拍摄,补充疏漏的镜头。13、体会短短的几分钟影片成功之后的辛酸,科学需要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意志。14、学习编辑制作影片,会使用简单的非线性编辑软件。15、观看作品,学会自我评价。16、邀请老师家长、朋友观看科学DV影片,并参加全国比赛。
三、开展我校工作与设想
古人云“人之云,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知道不是最难的,行动才是最难的,不是行动是最难的,还是善始善终是最难的。学习归来后开展好科学DV工作是我强烈的责任和使命。光说没有行动没用,行动了没有成果等于白做。如何开展我校的科学DV,我先制定出一个设想。
如何从力度上加大我校的青少年科学能力的培养与创新?
㈠、了解科学DV的内涵
科学DV在内地许多学校已经成为一项课题,它要求指导教师必须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量,相当渊博的课外知识,这样才能有资格指导学生开展科学DV创作。科学DV创作不是简单的摄像技巧、拍摄花絮、情节故事内容展示、广告宣传、纪录片制作等。它从诞生就必须要有科学探究的因素在里面。这就需要学校组织科学教师参加相应的学习培训,明白自己所要做的工作的目的,学习内容。
㈡、培养科学DV的宗旨与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与热情,培养团队意识、探究能力、学会摄像机使用、学会制作影片。
㈢、学校成立科学教师研究小组
一个好的科学老师不仅仅局限在一个教书匠的角色。他更多责任是如何引导学生学科学、爱科学、弄清科学问题。科学DV作品可能需要的不只是上班时间那些付出,更多的是闲暇时间与休息时间带领学生搞好科学创作,学校必需给于政策上的支持,激励、并约束活动的开展。
四、培训相关教师的详细计划
项目
场次
|
学习题目 |
内容与目标 |
第一次 |
科学DV |
什么是DV科学? |
第二次 |
时光宝盒 |
学习使用DV摄像机与照相机 |
第三次 |
大眼睛和小眼睛 |
掌握选题的方法 |
第四次 |
芝麻开门吧 |
如何打开DV活动思路,发散思维 |
第五次 |
开启“时光宝盒” |
熟练掌握DV各种功能操作,学会用镜头表达文字 |
第六次 |
我的科学探究 |
如何养成折射问题探究问题的习惯 |
第七次 |
长藤结瓜 |
学习拍摄脚本大纲的方法 |
第八次 |
我的拍摄计划 |
学习如何设计拍摄计划 |
第九次 |
宝盒秘笈(上) |
学习拍摄技巧——镜头的选择 |
第十次 |
西瓜长大了 |
学习划分镜头、采访、撰写解说词 |
第十一次 |
旗帜与眼睛 |
如何给DV科学作品命题 |
第十二次 |
我的魔术手 |
学习简单的影片编辑软件 |
第十三次 |
评价科学DV |
设计评价表 |
五、学生的引导与培训
科学DV的主要角色不是教师,而是我们最可爱的孩子,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才是我们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所在。不仅仅要有指导教师的培训计划,教师也要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段的学生开展相关学习。
六、成立科学DV华山中学学生活动兴趣小组
指导教师最少5名以上,1名教师带领相应学生小组,展开科学探究。起初制作科学DV作品,保证一学期有一部作品完成,并要将作品上报,参加全国比赛。今后,需根据成果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七、提供相应的场地与设备支持
科学DV制作需要摄像机与照相机进行历史记录,并将记录后的影像资料运用计算机进行整理加工,成为影片。希望学校给于支持。指导教师也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约束与保护好设备的安全与保养,场地环境的清洁与安全。
结束语
一部青少年科学活动作品的完成,是我们智慧和心血的结晶。一部好的DV科学作品只是在某一科学探究上画上了一个句号,更多的科学问题等待广大青少年前去挖掘,孩子们是我们祖国的未来。
我国有针对广大青少年设立犹如“奥斯卡奖”一样荣誉的儿童科学影像奖,第一届定于2010年9月的北京举行,获奖作品可以直接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这也是宣传学校、推广学校的一种途径。我相信经过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关注,我们学生的作品也能够获奖。在不久的将来,这种自主探究学习方法也将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与亮点,并起到提高青少年素质教育能力的作用。
一个机遇在等着我们……
20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