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上午的第一个活动由贵州省遵义市第一高级中学邱会涛老师主讲《经验介绍:我与科学DV》的讲座。邱老师的讲座首先以他和他学校的老师从偶然的机会中与科学DV邂逅相遇,到抓住机遇,然后在做的过程中的艰难与曲折,以及在全国前三届科学DV竞赛活动中的成就、惊喜与收获,以他历经科学DV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艰辛、做法、教学实际中感受到科学老师实际工作中的操作问题,时间的安排、如何提高表现力等方面作了很现实的介绍。邱老师的讲座中也详细介绍了他从事科学DV辅导中很多细节问题,让参培老师从他丰富的经历中直接获得经验。
邱老师提出“选题如何扩散,如何变化,如何找到模式,需要找到良好的支撑”。他认为团队合作模式——教师与学生团队合作很重要,因为团队合作能让教师和学生都能体会团队精神,一个学校如果只有一个人热心,就很难做出大的成就。因为如科学DV、创新大赛、机器人、明天小小科学家等活动需要多学科的综合,而且他认为参加这些活动最好是学生能自愿参与。
邱老师还介绍了在全国获一等奖的作品需要在颁奖现场要求做到学生半天拍摄,半天制作3分钟以内的一个科学DV视频。他认为选题、计划、拍摄、制作、全程指导、学生的主动性等都很重要的,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
邱老师的另一个讲座为《你认为指导学生科学DV作品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他认为科学DV最主要的是选题与科学探究,后期编辑也很重要,他主张用镜头、细节、声音来体现科学DV,科学DV的解说词应该1200到1500字之间。邱老师还介绍了科学DV中应该做好的八点要求:①熟悉软件,做好充分准备;②准备素材,做到心中有数;③查缺补漏,弥补前期不足;④确定思路,精心撰写解说;⑤细心编辑,展现精彩画面;⑥精心编辑,展示最佳成果;⑦精心修饰,呈现完美作品接;⑧反复观看,力求完美。
附:
邱老师他们团队在前三届中获得的奖励为:
第一届获得二个一等奖,四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
第二届: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和邱会涛教师获得“全国十佳”辅导教师的荣誉称号;科普动漫类二等奖两项和三等奖两项。
第三届作品数量五部,四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唯一一个最佳科技DV奖。
6月6日上午的另一个讲座由《教育时报》副主编张红梅老师主讲《透过评审看评价》。张主编主要从作品如何评价方面向学员们作了详细介绍,同时也介绍了科学DV活动开展的相关背景与透过评审看评价等相关情况,她将她在评价作品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将她对作品的评价标准与学员们进行了分享。
张主编认为青少年科学DV活动的关键就是“科学探究”,青少年科学DV活动是青少年利用DV的手段,记录亲身经历的一个科学探究活动,可以在老师或家长的协助下,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完成,是培养青少年STS(科学、技术、人文)的良好载体。
张主编认为青少年科学DV活动是科学探究活动,更是科学教育的活动,目的是引导青少年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了解科学知识、掌握DV技术的同时,综合提高科学素养,特别是树立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包括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好奇心,抓住不放、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意志,合作的意识和乐趣,以及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亲近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等。
张主编特别提到那种在科学DV活动中孩子们那份坚守的感动,以及科学工作者们在科学探索过程中那份坚守中取得成功的感动。她的讲座中提到孩子们学会观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习惯,长期观察中能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坚守就是成功的前提,坚守也是科学工作者最需要的一种品质,不放弃,还是不放弃,你就会有所收获,坚持十年,你就会走向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