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村中小学校外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1、就地取材,建立家庭性实验室,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了解生产、生活,学习知识,认识知识的价值。
(1)、建立家庭性的实验室的优势
①、学生家中有充足的场地资源和研究材料。农村学生的家里都有一定的田地,种植一定量的蔬菜、水果等植物,在家里都会养殖不少的动物,如猪、鸡等。
②、农村孩子一般都为通学生,每天上下学都会走在田野、河流等,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多,这给他们进行野外观察提供了机会。
③、农村孩子回家后都会到田间地头去玩和劳作,本身就有一些知识经验的积累。
④、随时可以得到家长的帮助与指导。
(2)、家庭性实验室科学教育活动要求: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和认知特征,要比较简单,实验材料好找,实验条件最好与生活实际相同,技术性较低的。
(3)、家庭性实验室的组织形式:
①、观察:主要是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家中所种植和养殖的生物的观察和野生动植物的观察。
如学生对家中养殖的鸡的生长过程,从蛋的孵化到最后产蛋的全过程;对青蛙的观察,从青蛙的产卵到最后冬眠的观察等,这些观察活动,既是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也观察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课本中没有的“新”知识。
②、实验:如学生进行的营养繁殖、水培法种植植物等。
③、种殖和养殖:如在家中的庭院中建立自己的“生物角”,如种上自己喜欢的花草、养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等,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种养殖的乐趣。
2、聘请当地能人,建立学生科学教育校外活动指导老师“专家库”,有效解决了学校师资不强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涌现了一大批种养殖大户,他们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种养殖技术,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方便的指导学生的各种科技活动。我们与宜章县科协联系,发挥科协广泛联系科技人才优势,在全县范围中,通过各级协会聘请了68名动手能力强,具有奉献精神、思想素质好的农村科技能人作为宜章科学教育的校外辅导员,保证了每个乡镇至少有三个以上的校外辅导员,使全县各级学校都有校外辅导员来辅导学生的科技教育校外活动。
在聘请他们的同时,我县科协联合县教育局、科技局等专门加强对校外辅导员的管理,制订了宜章县科技(育)校外辅导员管理制度,明确他们的工作职责,把他们辅导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活动作为评选各级科技、科协表彰活动的重要依据,对工作突出的辅导员给予精神上和物质的奖励,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