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中小学开展科学教育校外活动的条件
相对于城市,我县农村科学教育的校外活动有有利条件是:
农村地区的资源丰富。以宜章县为例,我县为一个农业大县,既是水稻生产大县,同时也是生猪、烤烟、蔬菜种植大县,同时也是一个森林植被十分丰富的地区。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科学教育校外活动内容。
(1)、丰富的生物自然资源:农村的田间、地头、树林、灌丛、草地、池塘、河流中,均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宜章县境内,有野生动物152种,其中,鸟类87种,兽类27种,两栖爬行类29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华南虎、云豹、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蟒蛇六种及列入濒危野生动物种国级保护公约A类Ⅰ级的蟒山烙铁头蛇,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水鹿、短尾猴、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等39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银杏、银杉、红豆杉、水松、伯乐树(钟萼木)等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蓖子三尖杉、福建柏、柔毛油杉、华南五针松等26种,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黄枝油杉、江南油杉、铁坚油杉(铁坚杉)、黄山松等71种。
(2)、丰富的人文资源:主要体现在耕作方式的变革如动物的耕作到现在的机耕,新品种的引进如提子从北方引种到南方,病虫害的防治如生物农药替代传统的农药,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如抛秧技术、大棚育苗技术等。
(3)、丰富的场地资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本身家里有田地,有果园,有鱼塘为生物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场地资源;二是种养殖户的场所内的各种设施、实验室,化验室等;三是各级政府部门的实验室、检验设施,如土壤肥力检测站内的设施等。
(4)、丰富的辅导员队伍:这方面的人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家长,二是种养殖能手,三是政府部门的农业技术人员。
正是这些有利的条件,为宜章县农村中小学开展科学教育校外活动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