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教学过程
㈠、新课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技术世界因设计而愈加精彩,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关键。问:我们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就是为了解决人们的实际需要。
不好的设计导致失败,好的设计带来成功,我们该如何评价设计的优劣?
一个好的设计简单地说,要符合这么几个要求:
(1).设计思想有新意
(2).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3).设计美观又注重环保意识等等
㈡、提出问题“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设计有没有一定的原则可循呢?
要设计一个好的产品或方案,除了要有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外,还应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即创新、实用、经济、美观、道德、技术规范等等,它们是指导设计过程和进行设计评价的基本准则。这些规则是人们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些原则往往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渗透,成为指导设计过程和我们进行设计评价的基本原则。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课题—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则。
㈡、讲授新课:(阅读案例、提问和讨论相结合).
问:创新常常表现是什么?
学生回答: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什么是创新:
创新就是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已有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形式。
1).创新原则
【案例分析】
洗衣机的变迁
让学生讨论课本第61页的两个问题:
第一,洗衣机的诞生和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第二,比较相邻形态洗衣机的发展变化,并填写下列表格。
问:你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某一产品在哪些方面有创新吗?
例:收音机、电视机、自行车、表、电话等。
问:如何实现创新的目标?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创新也是设计的核心,设计过程中,一般可从原理、结构、技术、材料、工艺等方面考虑改进和突破,以及使用最新的技术成果和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以实现产品设计的创新。
典型的创新方法
(1).组合方法例:梳妆台、带摄像功能的手机、带灯拖鞋。
(2).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进例如:牙刷、月亮枕、可计数药瓶、左手写字笔。
(3).多想想物体的其他功能例如:冰能取火、并能输送汽油。
用韩非子所说的“虽有乎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这句话出自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子之口。意思是说,一个酒杯价值千金,但若是它漏了不能盛酒,也就失去了基本的功能,就没有了使用价值。
带靠背的自行车。
引入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说明产品设计一定要考虑到它的实用性。
2).实用原则
设计的实用性是我们设计的产品要实现其目的而具有的基本功能。包括物理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等等。
物理功能:性能、构造、效率、精度、可靠性
生理功能:使用的方便性、安全性、宜人性。
心理功能:产品的造型、色彩、机理和修饰给人的愉悦感。
社会功能:显示个人价值、兴趣、爱好和社会地位、设计要考虑人文因素。
P59讨论:从产品的实用性出发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产品是否功能越多越好?
P59马上行动:
1985年格雷夫斯设计的水壶,从实用性出发分析其功能。并完成连线题。
案例分析:“美的电饭锅”中的实用性具有物理、生物、心理及社会功能。
强调:一个产品如果失去了基本功能,也就设有了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