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教案
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一、设计的一般过程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
通用技术网www.tyjs.org收集、整理
一、教学内容分析
《设计的一般过程》选自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教材内容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案例分析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旨在使学生从实际的问题情景中,获得具体而直观的认识,通过亲历设计过程,体验并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还要使学生知道设计过程可能产生多个方案,理解设计方案需要不断优化。本节是第三章三大内容(过程、原则、评价)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通用技术第一模块的重点基础内容,对以后的学习具有奠基作用。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设计应遵循的一般过程,宜侧重于“制定设计方案”的认知和经历设计的全过程。
教材列举的“便携式小凳”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对于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具有极佳的示范作用。但因案例中的设计剖析十分透彻,学生的再设计很难有新的突破,同时,考虑到我校的教学设备条件所限,拟将设计载体改为“简易谱架”的设计。
二、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技术与设计及其关系的相关知识,对技术及设计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是对如何进行设计,如何规划设计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和体验,对设计过程充满陌生感和好奇心。通过本节的学习,将使学生在总体上把握设计的一般过程,并初步运用于设计实践中,为后续的系统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知道设计过程中可能产生多个方案。
(3)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2、能力目标
能运用设计的一般过程进行设计活动。
3、情感目标
养成在设计活动中遵循科学合理的基本工作程序的严谨态度。
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设计应遵循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能自觉地将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运用在设计活动中。
五、教学策略
1、借助多媒体室展示课件及设计实物(折棍、工艺画),以扩充课堂容量,获得直观效果和真实体验。
2、按课本内容顺序,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过程的案例分析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把知识点的学习置于具体的情景当中,通过具体的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对设计过程从模糊认识升华至理性分析。本课虽然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分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但是,为了使学生有更多体验,拉近学生与设计的亲近感,使他们认识到设计人人可遇、人人可为,教学中提供了许多自己的设计作品作为辅助案例。尤其“折棍”的实物教学,具有典型性,通过展示、简介、演练、评价、交流及图解展示,获得直观生动的教学效果。
3、论述设计的一般过程后,进一步分析“工艺画制作过程”案例,与前面所学的“一般过程”对比,加深理解。因展示精美的各种工艺画,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设计热情。
4、教学中注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交流、总结,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体验和发展。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设计的一般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知道设计过程可能产生多种方案,必须有优化方案的意识。
六、教学准备
1、准备各种不同种类的工艺画(植绒画、蛋壳画、纸贴画、纸浆画、线贴画等,选用初中学生“工艺画制作”课的作品)
2、折棍两根(老师自创的武术器具)。
3、制作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