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0日   星期五   农历甲辰年(龙)   四月初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本栏首页 - 政策通知 >> 正文
实施素质教育 推进课程改革
更新日期:2011-12-29    作者:教育部    编辑:admin    点击量:8571

  三、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浪潮

  在新世纪,为了培养适应时代变化的新型人才,为了在新世纪提高本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各国越来越注重高中阶段的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开始着力推进高中课程改革。

  芬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芬兰对高中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改学制,将固定的三年学制改为弹性学制,规定高中学制为24年,允许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制定个人的修习计划,由自己决定完成高中教育的年限。二是规定高中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类型组成,必修课属于国家课程,以保证学生达到国家所要求的基本学术水平,选修课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三是采取个性化的选课制度和无固定班级授课制,学生可以独立决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可以灵活地调到不同的班级,得到不同的教师指导。四是对课程评价的方式进行改革,推动学校进行自我评价等。

  美国:高中教育特别强调推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在此基础上,1996年推出新美国高中计划,突出强调高中教育一是要使学生获得高水平的学科与技能学习,二是为学生升学和就业作准备,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就业与大学信息,三是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增进学习的实用性,四是将现代化的科技应用于教育,增进学习效果。

  英国:高中教育强调培养国民素养,包括精神的、道德的、文化的、心理的、身体的素养,最大限度的发掘学生潜力,强调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法国:改变过去普通教育单一模式,将文化教育与职业训练相结合,在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强调超越学生发展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冲突。

  德国:1994年以后开始探讨高中教育目标,修改原有的高中课程纲要,强调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能力外,注意高中课的统整和合科教学,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能力,注重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日本:强调培养学生作为公民的基本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教育加入了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内容。

  台湾:不再将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终结,而是将其放在人生发展的整个链条上进行考察,认为高中教育是人生发展的重要一环,要注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综合各国各地区高中课程改革,其基本思路是:

  第一,改革高中课程的目标。高中课程目标反映了人们对高中教育性质的认识和定位。各国对高中课程目标的定位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公民基本素养的健全,二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三是强调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四是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五是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第二,改革高中课程的结构。使课程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课程,这是国际高中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作出的重大调整。各国较为普遍的做法是通过设置多样化的课程,使学生享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从而使学生多样化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可能。另外,各国高中课程也加强了学科科目之间的整合,强调提供给学生整合的知识。各国一般都在中学阶段设置了大的学习领域,通过学习领域的设置而将课程价值相近的学科统整在一起,从而加强了课程的整合性。总之,在课程结构方面,国际高中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课程知识的构成方面,一般都划分出一些基本的学习领域。语言、数学、自然、社会、体育、艺术、科学和技术、公民教育等。在学习领域之下设学科课程,每个学习领域包括一门以上的学科课程。如语言学习领域包括本国语和外语,科学和技术学习领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科目,艺术学习领域包括美术、音乐等科目。这些学习领域规定了高中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高中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调整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设置,增加高中课程的可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保证,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共性的一面。选修课程旨在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使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必修课程一般都是各国所看重的核心课程,例如美国的必修课程包括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健康与体育、艺术以及外语等。对于选修课程,由于各国的文化价值取向不同而体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共同的一点就是:各国为高中生提供了内容广博数量众多的选修课程。在当前的高中课改中,各国都在寻求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最佳的平衡点,既保证高中生达到基本要求,又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三是增加新课程。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新课程的增设主要依据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科学最新进展情况。例如英国新增的课程有:设计与技术、信息和交流技术、公民、综合学习等。

  第三,改革高中课程内容。首先是强化外语的能力。经济全球化使全世界联系日益密切,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外语能力无疑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国都非常重视外语的学习,开设了多种外语课程,供学生选择。其次,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强调学习经验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各国都强调对科学技术新成就的了解和熟悉,使学生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再次,各国都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各学科的最基本的知识在学生个体身上的和谐统一。

  第四,改革高中课程管理制度。基本趋势是分权,给学校充分的自主权,调动学校在课程管理上的积极性。另外就是实施学分制管理,既规定了修业的基本年限,又规定了修习学分的数量。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单位来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制度。减少必修课学分,增加选修课学分,是各国改革的趋势,美国等国的大学在招生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选修课得分情况。

  纵观各国高中课程改革,基本的趋势是:强调奠定高中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学力,养成其人生规划能力,培养公民基本素养并形成健全人格。

  国际高中课程改革为我国更理性地推进课程改革带来了启示:

  1、重新界定高中教育的基本目标。高中课程改革在总体目标上要有机整合高中教育,为升学和就业作好准备。这表明了高中教育的双重任务,实际上指出了高中教育的根本宗旨,帮助每一位高中生获得成功。目前我国高中教育阶段的双重任务实际呈现着单一任务的趋向,学生没有升入大学,就意味着失败,高中教育成为学生升学的工具。国际高中改革在这方面给我们以启示。

  2、强调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过去我们比较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一点在国际高中课改中同样受到重视。但高中教育不仅仅如此,还要充实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强化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虔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与融合。

3、改革和完善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的改革是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顺利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必须对课程评价作出相应的调整。我国高中阶段的课程评价方式单一,还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的功能。评价一方面有测量的要求,即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测量。另一方面还有促进的功能,即对学生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我们比较重视学业情况的测量而忽视其促进作用。国际高中课程评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校本评价,即由学校自主进行的课程评价。二是外部评价,即由国家和地区组织的课程评价。在优化外部评价的同时,强调校本评价的重要性。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评价的目的。

 

  上一篇: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育部
  下一篇: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目标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需经管理员审核才能发表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设为首页——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张从军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湘ICP备13001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