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农历乙巳年(蛇)   三月初七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本栏首页 - 拓展资源 >> 正文
技术知识的特性及其对技术教育的影响
更新日期:2011-12-9    作者:顾建军    编辑:admin    点击量:6209

  3.理性知识与经验知识互补

  技术中的理性知识主要是指对技术作用的对象、过程、程序等事物或现象的既知其是(what)、知其然(how),又知其所以然(why)所形成的认识,其形态主要是技术原理、技术法则等,它的产生过程更多是在理性活动中,人们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逻辑的推论、判断、分析的结果。技术中的理性知识是逻辑思维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技术中的经验知识是人们通过反复的实践,通过丰富的感性活动,经过一定的感知觉作用、判断、归纳等思维作用而形成的知识。它的形成具有较强的个体性,有的甚至依靠个人的灵感和直觉的作用。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加以总结形成的。技术中的经验知识并不是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的、体现现象的偶然性和特殊性的知识,它也有着对事物的一般性、规律性和共性的反映和把握,且以一定的关系和原理来呈现。但之所以它是经验知识,是因为它对技术所作用的现象、所作用的方式等等问题往往是只知其然而不能说明其所以然,而未能从理性的角度、从理论与方法上作出因果性的解释与说明。

 

由于经验对技术形成、对技术的熟练掌握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因此,经验知识是技术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忽视经验知识,就使技术丧失了实践的基础,就自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的有效建构。与此同时,否认理性知识在技术知识体系中的作用也是有害的。它将使学生的技术能力更多地充满经验色彩,缺乏理论的深度,从而使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受到制约、受到限制,缺乏良好的后劲,容易使学生仅仅成为一个四肢发达的能工巧匠型人才。在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有人认为技术课程就是一种动手操作的课程。事实上,技术课程不仅要动手,而且要动脑,应在动脑的基础上动手,在动手的过程中开发和发展智力和脑力。

 

理性知识和经验知识在技术中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职业教育实践中,就是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注重理解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原理和法则的同时,注重学生丰富的、感性的实践,努力使学生在丰富的感性中走向深刻的理性,从而获得职业能力发展的动力和能力。

 

  4.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同在

早在上世纪50年代,英国学者波兰尼(Polanyi, M)在研究一般知识的性质时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达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达的。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④这里所讲的“缄默知识”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隐性知识。人类在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有的是能够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等方式表达出来的知识,而那些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不能以大众媒体和班级授课制以及远距离教育方式传递的知识则是一种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并非不可传递,它可以通过“学徒制”的方式或学生观察和体悟的方式来获得。波兰尼曾认为,显性知识是人们通过明确的“推理”过程获得的,因此也能够通过理性加以反思和批判,而隐性知识则是人们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知觉获得的,因而是不能够通过理性加以批判和反思的。

 

在技术知识结构中,尽管我们所见的都是显性知识,然而与显性知识相联系相匹配的隐性知识却是非常重要的。技术上的加工工艺、装配工艺等等都有丰富的隐性知识。之所以同样一套汽车零件,但不同的人组装起来的汽车性能、车况有迥然的差异,往往就是因为隐性知识上的差异所致。职业技术教育中应当重视隐性的技术知识,并注意采取各种方法研究学生获得隐性知识的路径和诀窍,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加完备、使学生所获得的职业能力更加完备。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有机结合,这是学生技术学习成功的秘诀所在。它对于发展学生技术上的协调性和适应性,形成技能技巧具有独特的作用。我们不能仅仅光顾或沉醉于显性知识的学习,而且仅仅依靠显性知识是很难形成真正的职业能力的。如我们从显性知识中可以获得有关游泳的各方面的知识,诸如浮力原理、游泳要领、注意事项等等,但即使将这些原理、要领方面的知识背得滚瓜烂熟,理解得非常透彻,一旦下水,还有可能呛水,还有可能动作不协调,且要达到熟练地游泳还要经历一个过程。由于隐性知识的非语言性和非符号性,它的教学有着较大的难度。它要靠教师对学生有意识的引导,靠学生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感悟力去识读,它依靠学生的技能体验,而且这些体验具有个人色彩。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感悟那些隐性知识,要通过情境的设置、精心的引导让学生获得实践的体验、切身的感悟,进而内化这些隐性知识,形成熟练的技术能力。

 

  技术知识的特性有着丰富性。除以上外,我们还可以从它的主观知识与客观知识、普遍知识与特殊知识,个人知识与集体知识,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等角度进行分析。


  上一篇: 通用技术必修2知识点归纳(苏教版)
  下一篇: 通用技术学科教学设计参赛模板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需经管理员审核才能发表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设为首页——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张从军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湘ICP备13001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