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农历乙巳年(蛇)   三月初七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本栏首页 - 拓展资源 >> 正文
技术知识的特性及其对技术教育的影响
更新日期:2011-12-9    作者:顾建军    编辑:admin    点击量:6208

  二、技术知识的特性

在人类的知识宝库中,技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与其它各种各样的知识相比,有着以下特点:

 

  1.事实知识与价值知识共存

事实性知识是对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和业已发生的各种自然、社会、思维现象直接或间接的一种反映。它有着客观存在性、历史发展性,受一定的客观规律支配。事实性知识受自然世界的固有属性“合规律性”所支配。价值性知识是人们对对象与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判断、评价,它有着目的性、主观性,受主体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所支配。

 

技术知识是事实性知识与价值性知识的统一。技术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不断统一的结果。技术知识的形成和描摹,总是基于一定的物质和信息的事实基础之上,根据主体人对其事物或现象的理解,通过一定的文字、图片方式表达出来的。任何一项技术都是基于一定事实的价值性认识的成果,它包含着该技术的操作程序、工艺、结构及其所支配的原理方面的事实性知识,同时,这些操作程序、工艺、结构的取舍,对该技术的总结、归纳又伴随着丰富的价值性认识,体现了一定的世界观、方法论,同时也打上了特定社会、特定文化、特定习俗、特定历史的文化烙印。

 

  2.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兼备

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看,知识可以分为二大类:一类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陈述性知识主要是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用于公理、定理、公式、原理、性质等方面内容的表达。程序性知识主要是回答“怎么办”的问题,程序性知识与技能的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不同的是,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技能的知识,但一定技能的形成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程序性知识,而且需要通过“练习”、通过“实践”,以在此基础上形成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应注意的是,程序性知识与技能相联系,但它与技术领域中以动手操作为核心的技能概念并不等同。程序性知识既包括人完成智慧任务所必须的“怎么办”的知识,也包括完成身体协调任务所必须的“怎么办”的知识③。

 

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认为科学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技术知识是关于“怎么办”的知识。随着当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融合,这种观点应当改变。从目的来看,科学注重“发现”,注重“是什么”“为什么”的探究,技术注重“发明”,注重“创造”,注重“做什么”“怎么做”的思考、当代技术科学的发展已经使得技术知识不再局限于“做什么”“怎么做”的知识范围,而具有了完整的结构,这就是它同时涵盖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任何一项技术,其完备的知识体系结构总是既有“是什么”的知识,也有“怎么办”的知识。当然,就一些具体技术的知识体系来说,这两方面比例又是不尽相同的。但一般来说,“程序性知识”比例相对“陈述性知识”来说要大一些,占据主体位置,但这些“陈述性知识”对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甚至物化“程序性知识”来说却是非常重要和不可缺少的。

 

  上一篇: 通用技术必修2知识点归纳(苏教版)
  下一篇: 通用技术学科教学设计参赛模板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需经管理员审核才能发表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设为首页——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张从军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湘ICP备13001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