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6日   星期二   农历甲辰年(龙)   三月初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本栏首页 - 专家讲堂 >> 正文
技术的现代维度与教育价值
更新日期:2018-12-15    作者:顾建军    编辑:admin    点击量:4496

三、技术的现代维度视野下的技术教育价值体系重构

当今技术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眼花缭乱、扑朔迷离的世界。我们只有真正理解技术,才能真正地理解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才能有真正的现代生活,也才能有真正的现代教育,否则很容易出现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Giddens)所描述的现代性的“断裂”(discontinuities)危机(吉登斯,2000,5)。值得关注的是,现代社会遭遇着自身的本体性危机,“现代性价值系统”出现了“躁动”(chaos),“现代性社会与教育之间的内在关联,促使教育不得不正视其所遭遇的现代性社会现实”(崔振成,2010)。而对于现代技术,则更需要现代性的理解及教育价值体系的重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超越技术化生存的“苟且”,走向现代生存的“诗和远方”,也才能走向真正的教育现代化。对技术教育而言,在当代,海德格尔所言的被遮蔽的现代技术本质日益进入解蔽之境,技术的物性、人性、活性、知性等维度得到更为丰富且深刻的展开和泛在性运用。融入以技术变革为主导的社会变革,重构技术教育的价值体系业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赫胥黎(A.L.Huxley)曾说:“‘技术教育’是一个优美的希腊-拉丁语词”,“技术教育这个问题已越过思索的领域而进入了行动领域”(赫胥黎,2004,264)。但在一个有着无视甚至鄙视技术文化传统的国家,技术教育要实现其“现代性的优美”也许还要跨越“断裂带”,以走向教育现代化之路。无论是以素养培养为主旨的中小学的技术教育、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院校的职业技术教育,还是以技术的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等技术教育以及以兴趣为旨趣的社会场所的技术教育,都紧密联结着学生发展和民族进步,因此毫无疑义地也都必须经历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观念更新和价值重构的洗礼。当然,技术本质观的现代走向和技术现代维度的多元结构,也使得基于现代技术维度分析基础上的教育价值体系建构,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成为必要。

(一)多维度把握现代技术的本质,发挥技术教育在学生育德、启智、健体、益美、促创、树劳等方面的教育价值,全面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杜威(J.Dewey)在论述学校课程价值时认为,学科课程的教育价值的核心问题乃是“价值的统一性或整体性问题”,并把价值标准和体系组织问题视为教育的“道德问题”(杜威,2001,22-49)。他揭示出了系统地、整体地进行学科教育价值体系建构的重要性和艰巨性。马克思在1866年明确提出了综合技术教育的思想,预言“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学校里,实施理论的和实践的技术教育将占有重要地位”,并认为实施综合技术教育可以使年轻一代同技术的进步“步调一致”,成为胜任劳动的变换、胜任各种社会职能的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恩格斯,1964,218655)。综合技术教育理论的提出,为我国各级各类技术教育的方向选择和价值定位以及内容选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技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是合目的、合规律相统一的教育,其首要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无论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的发展问题是第一位的,是教育活动永恒的主题。而技术作为“多维度的合金”也决定了技术教育育人价值的丰富性和统一性。因此我们要以明晰技术物性维度为着力点,发展学生利用自然物和人工物进行创造与制造的能力;以抓住技术人性维度为关键点,促进学生在价值感、道德感、工匠精神、劳动习惯等方面完满人格的构建;以夯实技术活性维度为落脚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与手脑并用的学习,实现技术问题解决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以聚焦技术知性维度为突破点,促进学生程序性知识、规范性知识、默会知识的协调配合,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总之,技术教育对人的现代性发展因其内容与方式的独特性而体现出它育人功能与价值的不可替代性。

1.技术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当代的科技文明、明晰技术发展的价值感与道德感

技术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作为人类能动的活动过程,技术渗透着价值、道德等文化因素。无论是古代技术,还是现代技术,每一项技术及其器物的产生都离不开“从人类需求出发,秉持一定的价值理念,运用各种物质及装置、工艺方法、知识技能与经验等,实现一定使用价值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美国作家兼活动家马克·萨丁(M.Sadin)曾经指出:“机械论世界观怂恿我们跟自身和肉体一刀两断;它使我们崇拜机器和技术;它导致了人类标准的抹杀,‘技术’不过意味着毁灭而已;它使我们忘记在所有这些‘客观’事实具备之后,仍然需要做出道德选择和价值判断。”(转引自里夫金,霍德华,1987,194)因此,如果仅仅把技术看作中性的工具,则忽略了技术人性、活性以及知性的维度,这时便永远也不会发现技术背后隐含着的人的主体性及其所带来的价值属性,诚如胡塞尔所认为的那样,主体性之谜乃是一切谜的谜中之谜。

康德、马克思等都把工业革命时代的道德与技术紧密联系,认为技术是德性的存在。因此,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技观念”,形成富有责任和道德的技术意识,深化当今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绿色的技术进步的价值感、道德感,是技术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技术教育的应有之义。

2.技术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程序性知识、规范性知识、默会知识的有效建构

现代技术的知识属性及方法论特征为学生对技术知识、技术方法的掌握和技术经验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技术认识论认为,技术知识是“关于人们改造、变革自然物质客体使之成为满足人类需要的物质形式的知识,也就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体系”(李永红,2007,46)。因此,技术知识是认知与行为统一的具象性知识。从认识论或知识理论的角度来看,人类所有有目的的实践行为都是由知识所建构的,并存在一套系统的知识基础。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A.N.Whitehead)认为,技术“有害的一面就在于,它完全忽视了技术教育作为理想人完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忽视来自两种极其糟糕的对立,即精神与身体的对立,以及思想与行动的对立”(怀特海,2002,88)。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正因为不运用手工技艺,才导致了贵族阶级的大脑昏沉呆滞(怀特海,2002,89)

技术教育强调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尤其注重以程序性知识、规范性知识以及默会知识为特征的技术知识的有效建构。在我国学生现有的学习科目中,认知科目为主体,学生大都沉浸于陈述性知识和原理性知识的学习中,不可否认这对他们心智技能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在青少年的成长阶段,过于单一的、机械的陈述性知识、原理性知识的学习易于使学生眼高手低、认知失调。而由于工具使用、材料加工、设施操作、图样绘制、零件装配、表面处理、产品优化等技术知识,具有大量的程序性知识、规范性知识和默会知识特征,因此,它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来说尤为珍贵,是对认知科目学习的一个有益补充。在此过程中学生将会在“用知识”“用技术”的同时,获得小肌肉、大肌肉运动,四肢协调、手眼协调的学习与锻炼,获得运用工具中方向、力度、节奏、姿势、平衡、稳定、控制等过程与方式的知识和经验,获得技术设计、技术试验、技术操作、技术制作等实践性知识。

3.技术教育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动作技能的学习与发展

怀特海指出,“具体性是技术教育的力量所在”(怀特海,2002,94),其“价值就在于,它遵循我们内心深处的自然本能,将思维转化为手工技艺,将手工活动转化为思维”(怀特海,2002,90-91)。它“是你思考时的创造性的经验,这种经验可以实现你的思维,教你学会协调行为和思维,使你把思维与展望联系起来,把展望与成就联系起来。技术教育除了提供理论,还提供敏锐的洞察力来判断理论将在何处失去作用”(怀特海,2002,95)。怀特海的论述说明了技术教育在学习方式和学生的多方面思维与技能转化及迁移中的独特作用。技术教育的学习过程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物”合为一体的过程,是以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学习过程。如今所倡导的“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正是技术教育学习的基本方式。

古往今来,“死读死记死背死写”成为经典的学习方式。因此陶行知先生特别呼吁教育的“六大解放”: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眼、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嘴、解放学生的空间、解放学生的时间。而技术教育则有操作学习、设计学习、制作学习、试验学习、绘图学习、装配学习、操作学习以及技术作品展示与评价等多种独特的学习方式,恰恰对应了陶先生的“六大解放”。这些以实践学习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无论学习场所在教室、在校园、在企业、在农庄、在科技场馆、在自然环境,都促使学生深入到客观世界中、深入到火热的生活中、深入到丰富的实践中去获得知识和能力。

2012年,在世界经贸合作组织所实施的21世纪技能评估与教学项目组的研究报告中,把创造和革新技能、技术技能以及生活与职业技能作为21世纪核心技能的重要内容,而这些核心技能都较好地渗透在技术教育的过程与方法之中。同时技术教育是以实践活动为主体展开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动作技能的学习与运用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精细动作、复杂动作以及一些具有技术含量的专有动作技能将会得到发展,且“劳力与劳心相结合”,传统教育所形成的“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挑担”的片面发展模式将会得到改变,对学生的手眼协调、身体发育、体质增强和劳动能力提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4.技术教育有助于学生以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技术并非是实现人之目的的单纯手段或工具本身,而是人把自己已经掌握了的自然规律能动地整合到自己的目的性预期中来的一系列过程及结果;而从其结果看,它本身就是人的目的性预期与其相应手段或工具(核心是自然规律)的实现了的统一体。”(郭晓辉,1998)仅仅有物的存在并不能在技能、技艺层面上实现技术的产生,它还需要周围个体的人的灵感、智慧、经验、知识和方法。作为物与物的匹配、物与物作用的技术,其匹配的比例、方式,作用的程序、工艺和方式都是人脑思维反复加工的结果,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目的性的需要和问题的解决。

就其技术活性而言,技术是人类活动的方式与产物,其活动的过程、方法、要素,又是人类学习与实践技术价值性、创新性、丰富性的体现。技术教育的实践活动立足生活世界和技术世界,是一个发现问题、明确问题、设计问题解决方案、实施问题解决、评价问题解决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充分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科学知识和语文、历史、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法律、道德、伦理、环境、美学、人机关系等人文知识,认识技术问题和解决技术问题。技术教育的学习过程,既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新的综合知识与能力的过程。

技术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独特性,还表现在意念的表达与理念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的能力,面向真实世界和物质世界进行创造的能力,基于可靠性、性价比的方案权衡和优化的能力;以及把有形的创造物转化为无形的智慧、把无形的智慧转化为有形的创造物的过程与能力等。这些独特的能力对学生能力结构的完善和当代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技术教育有助于学生完满人格的建构和工匠精神的良好培育

技术所蕴含的人性维度,使得技术教育过程是一个丰富而又生动的学习过程,是对学生的完满人格和完善个性进行熏陶和锤炼的过程,也是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过程。赫胥黎在《技术教育》一文曾经说过,一个人动手做一件事,需要健康、力量、耐心和奋发精神——还必须加上诚实的目的和对于已经做得很好的事情的一种自豪感(赫胥黎,2004,269),这表明了诸多非智力要素和人格因素作为技术活性元素在技术活动中的重要性。首先,就技术的本质来说,技术因人而生、因人而精彩,技术造就于人、服务于人,技术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因此技术教育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它关心技术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匹配度,关心技术对人的生存环境的影响,关心技术的人性取向和伦理特征。因此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也是熏陶德性与人性的过程。其次,就技术的要素来说,它追求科学、崇尚优化、讲究效率,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精打细算、精益求精、尊重规律、善于批判、讲求可靠、注重质量等品质,对于一些具有做事马虎、大手大脚等不良习惯的同学来说,也是极好的行为矫正训练。再次,技术学习是一个合作、开放、严谨、细致和充满创造的过程,它对培养学生的积极开放、不断进取、努力合作、敢于创造以及正确对待挫折等积极情感和良好个性具有重要作用。最后,就技术的文化来说,它还是培育学生劳动观念、陶冶劳动情操、形成劳动习惯的良好载体。克鲁普斯卡娅(N.K.Krupskaya)认为,技术教育可以系统地培养和提高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所必需的素养,即具备应有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而且“综合技术教育能够使儿童获得一种劳动素养,这种素养使整个劳动在性质上完全有所改变并且充满了社会主义精神”(克鲁普斯卡娅,1959,450)

技术教育是个体享用功能和个体发展功能的统一。个体享用功能,是指通过对技术的学习、使用、发明和创造,个体能够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和幸福,满足个体人格提升的内在价值和需求,使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到愉悦,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正如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Cassirer)在《人论》中所描述的那样,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我们用于观察和实验的技术工具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我们的分析力变得更加敏锐、更加深刻。然而我们似乎还没有找到一种方法来掌握和组织这种材料”(卡西尔,2004,57)。因此,技术课程必须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有机地选择和组织技术要素和学习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交流与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技术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对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1)

(二)多路径深化对现代技术的认识,确立技术教育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价值准则,促进学生社会性的提升和造就学生投入民族复兴伟业的能力

21世纪以来,以物联网、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智能制造、区块链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重建全球文化生态。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引擎。可以说,现代技术的发展不仅深刻影响着人民的生活福祉和社会的文化生态,而且还影响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迫切需要建设一个高度现代化的技术强国,以应对全球变革所带来的一切可能的挑战。建设技术强国,是一个宏大的“阿波罗”工程,迫切需要加强包括中小学技术教育、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技术与工程教育等在内的技术教育的战略支撑,迫切需要从国家安全、社会富裕、文明提升、民族复兴等角度深化技术教育的国家价值体系的认识,技术价值观在技术与文化的进化中实现自身的演进、规约技术的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

1.技术是国之重器,技术教育是基础的国防,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保障

在当今世界舞台上,国家依然是最主要的行为体。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安全是极为重要的国家利益。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1996年发布的《技术与国家利益》文件中指出,“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对于美国的国家利益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至关重要。随着我们进入21世纪,我们利用这种力量和把握技术前沿进展的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国家的繁荣、安全和在全球的影响力”,因此“国家的繁荣需要一项全面的技术政策,一项与国家的经济、贸易、教育和培训、科学和国防政策一体化的技术政策”(美国科学技术委员会,1999,1516)。这里我们可以发现美国政府在高度重视技术领先的同时,把“教育与培训”“科学与国防”纳入到国家技术政策的链条中。事实上,自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美国就深刻意识到科学技术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时任哈佛大学校长的柯南特指出:“苏联在科学技术上的突破,正是因为苏联建立了能够培养技术优势所需要的教育制度。”(转引自吴式颖,2003,35)显然,冷战时代苏联高度重视技术教育的政策帮助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了世界超级大国。1958年,美国颁布了《国防教育法》,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D.D.Eisenhower)在批准此法案时明确宣布,“这是满足国家基本安全的需要”。这项法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项联邦教育经费法案,它规定加大联邦政府的教育经费拨款,以支持中小学的科学、数学、技术等教育,并决定向在科学、数学、技术、工程等科目成绩优异的大学本科生、研究生或立志于从事该领域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大学生提供优惠贷款和国防奖学金。在几乎整个20世纪,美国通过发展教育提升科学、技术和工程领域的创造力,推动了本国的经济增长与繁荣,一跃成为全球科技创新大国,奠定了其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领导者地位。在科技和经济的双重助力下,美国的国家军事力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其“世界警察”角色的扮演提供了强力的支撑。不久前,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比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名为《人工智能与国家安全》的长篇报告,呼吁关注AI技术的长期变革性影响(中国教育网络,2017)AI技术将可能发展成为一项变革性的国家安全技术,它将带来新的能力,并导致现有军事技术的扩散。因此,面对新形势、新技术、新需求,必须主动求变、积极应变,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紧扣发展脉络、抢占先机,引领世界人工智能发展新潮流,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支撑国家安全。对此,我国也与时俱进地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拓宽人工智能专业教育内容。

2.技术是人类财富的一种积累形式,技术教育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技术蕴含着人类对人工世界的漫长探索和伟大成就,技术的迭代性和延展性使得技术世代相传、生生不息,成为人类财富的一种积累形式。技术的社会性往往首先表现在经济上,它通过人的培养和技术的转化运用成为经济发展的因子和重要的生产配置要素。赫胥黎就直言不讳地说过:“我斟酌过我的话。这不过是一句极为普通的常识,(瓦特、戴维和法拉第)这三个人所做的事情已创造出无法统计的巨大财富。”(赫胥黎,2004,275)他在1887年《代表全国技术教育促进会的演说》中说:“这个目的就是国家工业的增长率,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福利的需要。”(赫胥黎,2004,278)克鲁普斯卡娅也认为综合技术教育同整个国民经济改造工作密切相关,强调其对国家工业化的意义(克鲁普斯卡娅,1959,747)。“家有万亩良田,不如薄技在身”是技术经济价值的草根表达。技术一旦为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物质力量。技术教育在促进生产关系趋于完善以及在提高生产力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调结构、促转型、保增长都离不开技术所赋予的力量。技术教育通过职业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技术技能性人才来发展经济,同样凸显出不言而喻的社会价值。但需要指出的是,发展技术教育必须要从各个方面的具体情况出发,包括对经济发展水平、学情分析、专业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有效分析。我们应该要更加重视技术教育的发展,科学合理地审视技术教育在经济进步上所蕴含的巨大价值。

技术教育可以促进人们形成对技术产品、技术服务的健康消费观念,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技术产品的消费、技术服务的诉求也已成为当代生活的常态,因而对技术的理解能力、使用能力、选择能力、管理能力成为技术素养的核心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会在对技术规范、技术参数、技术性能等方面有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基于技术产品性价比和技术产品社会责任的理性而又健康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观念,从而不再陷入盲目消费、追逐单一的“低价消费”的陷阱之中。这样,假冒伪劣产品就会失去社会存在的市场和土壤,具有创新含量和文化品味的技术产品将得到市场的积极响应。积极而又健康的技术产品、技术服务的消费品味,无疑又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技术教育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拉动经济增长。诚如海德格尔所言,当代是一个“技术化生存”的时代。技术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性、创新性很强的教育形式,相对于其他种类的教育而言,它在影响人们生活方式方面也有着独特的意义。以技术素养为目标的技术教育,将会打破人们对技术的神秘感,从而更加积极地亲近技术和使用技术,将会使人们把技术产品融入到塑造自己的生活方式、改造自己的生活方式、完善自己的生活方式之中去,如把信息技术融入自己的学习化生活之中,把娱乐技术、游戏技术、保健技术、健体技术融入自己的生活质量之中,把美容美体技术融入到对生活美、人生美的追求中,等等。另一方面,技术教育在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对每一类具体的技术进行阐释,在这之中便会衍生出对技术产品的相关介绍,这就使得受教育者自身在消费该类产品过程中会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技术教育通过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潜在的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如对产品的历史、制造过程、技术含量、零件配置以及包装设计甚至对其摆放的合理位置进行专业介绍,以此来引导其他消费者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而带动经济的健康发展与进步。

技术教育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合理配置劳动力,促进经济的发展。技术教育是以实践为特征、以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学习紧密结合的教育,它对学生的职业认知与劳动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代,任何具有专业化特征的职业都有一定的技术内涵和技术特性。技术教育能将不同能力倾向、兴趣爱好的人导向相应的具有不同技术特征的职业岗位,使其个性特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从而提高劳动力的配置效益,促进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技术的飞跃发展,“智能代人”“机器换人”“网络减人”成为趋势,一些职业的衰萎,一些新兴行业的人才崛起,要求重新配置劳动力。技术教育则可以根据这些变化,以对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的调整和技术技能性人才的培养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合理配置的实现可以保证经济的均衡发展。与此同时,技术教育还能服务于“三农”,能够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和新农民的技术能力,增加农村和农业经济的科技含量,促进农村经济的进步与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从而可以使整个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更加健康、和谐、稳定与全面。

3.技术创新驱动是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技术教育推动科技进步与民族复兴

科学技术不仅影响着当下,而且决定着未来。一个没有科技创新的民族不仅会成为一个缺乏生机与活力的民族,更会成为一个缺乏世界尊重和国际敬仰的民族。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技的进步与技术教育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相互依赖、互为前提,在相互影响中互相促进,形成螺旋上升的趋势。技术教育的发展需要科技进步为其提供更好的社会基础和技术条件,也就是说没有科技的进步就不会有技术教育所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同样,科技的进步需要技术教育为其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送人才,没有技术教育的发展科技进步就会受到严重的阻碍,甚至停滞不前。

科技的进步不仅带来了产业革命,同时也对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对技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教育与科技进步之间呈双螺旋关系,其中“人”是连接二者的“纽带”,是促进二者共同发展的动力。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技术教育与科技进步密不可分。如19世纪世界博览会后英法技术教育的变革催生了其新一轮的科技创新的繁荣;20世纪苏联综合技术教育的普及为其成为科技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的“技术立国”及其遍布全日本大学的“技术教育科”、中小学的技术与家政教育以及产业教育等一起,使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爬了起来,成为世界强国;20世纪60年代末韩国以“总统令”的形式推进技术教育的改造,与“亚洲四小龙”的梦想形成了某种特定的契合。

科技人才特别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技术教育。技术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教授学生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然而,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之一在于它的传承性和创新性,每一种新的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都要依靠技术的传播和技术教育的发展。恩格斯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马克思,恩格斯,1995,329)技术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为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一个国家只有提高了全民对技术的认同感,激起了他们对技术学习的热情,才可能使他们成为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强有力的后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同样具有生产力的特性,教育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即“教育—人才—科技进步”。技术教育不是培养会操作机器的“机器人”,而是要培养会思维的“活人”。赫胥黎曾说过:“尽管成为有技术的工人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然而更重要的是要成为聪明的人。”(赫胥黎,2004,44)只有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可以有创新有发明,才可以推动科技的进步。科技是显性的生产力,而教育为科技的发展培养合格的“人力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可以称得上是潜在的生产力,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源泉。

4.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教育对传承和创新人类文化具有独特价值

德国生态学家瑞尼尔·格伦德曼(R.Grundmann)曾说:“可以肯定的是,有一个原始的状态,即自然界的免费馈赠是丰富的,因此没有必要开发技术。从马克思的观点来看,这是一个史前的状态。但当人类开始发展技术,这个状态就成为了一个历史。”(Grundmann,1991,p.93)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德索尔(F.Dessauer)在研究“技术是如何可能的”这一技术哲学的根本问题时指出,任何一种技术客体的创造都必定包含三种成分:人类的目的、自然定律、人类的运思过程(转引自恩格斯,1971,158-161)。由此可见,技术伴随着人类的历史一同走来,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科技发展史,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2061计划》深刻地指出:“普通教育应当以神圣的方式,把技术介绍成我们的历史,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我们的未来的一个组成部分……技术教育应当是当代儿童和青年人的基本教养。”这也揭示了理解技术发展的历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认知、理解当代技术的发展路径、提高现代人的技术素养的重要性。应当把技术的变迁、技术的历史有机地融入所学的技术内容中,并通过比较、追忆、展示、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加以理解和内化。

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技术变迁史。正如雅·布伦诺斯基(J.Bronowski)所说:“一代接一代的人类凭借一系列发明创造改造了自然,因此而走上了不同的进化道路,这不是生物学上的进化,而是文化的进化。”(布伦诺斯基,2006,2)技术的“人性维度”“意识形态维度”“文化维度”为技术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价值实现提供了理论实践的依据。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在不断变革,而技术正在成为文化发展过程中最具变革性的推动力量。在物性层面上,物构成技术实现的工具和技术成果的载体。在杜威看来,功能是人造物目的的体现,是诸因素中第一位的,而形式标志“是一种构想、感受与呈现所经验的材料的方式”(杜威,2005,119),是技术物品外在美感与内在文化的体现。技术教育作为传承、创造技术文化的重要力量,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并将其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技术教育继承、传播和普及人类积淀的技术文化,同时也创造和革新技术文化,引领“创新文化”发展。任何技术在凝结一定的原理和方法、体现科学性的同时,都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一定的人文特征。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技术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标志生生不息、不断进化,通过迭代式的技术革新形成了体系繁杂、博大精深的技术文化,如我国的农耕文化、中医文化、纺织文化、冶炼文化、航海文化等。作为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技术教育也具有继承、传播、弘扬传统技术文化的功能,对历史上的优秀技术文化的传递、选择、创造具有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技术教育的这种功能充分表现在促进学生积累技术知识、形成对技术的文化理解、建立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技术理念、养成与现代技术文化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等。

技术教育能够提升社会民主的进程和效率,推进政治文化的发展。正如美国学者迈克尔·E.波特(M.E.Porter)所言,当代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更加激发了人们对民主与自由的渴望。事实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的发展,一方面使得人们的闲暇时间更为宽裕,有更多的私人时间关注公共事务,另一方面也使得公众对社会民主与政治的参与通道更加畅通和便捷。技术的发展、技术教育的普及,对传统的政治文化变革与转型提出了新要求。面对越来越高的信息化浪潮和越来越多的信息表达路径,信息公开、政务透明、民意征询、决策民主等成为新的技术条件和社会心理需求下的开明政治的文化选择。这种文化选择推动着人类文化的进化,并将最终改变世界发展的进程。

总体来说,技术的现代维度的多元认识敞开了“百科全书式”的技术世界,为技术教育价值体系的崭新建构提供了无限生机,也为我们当下的教育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技术教育不仅具有个人发展的价值,而且具有社会发展的价值;对个人来说不仅具有工具价值,而且具有发展价值。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上,技术教育是实现技术传承、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经济发展、适应与构建技术文化、推进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在人的发展价值上,技术教育具有独特的知识建构、能力塑造、人格熏陶和个性与社会性培养的价值。技术教育应当在技术的现代维度的发现和价值体系重构中,融入到立德树人、复兴伟业的实践中,从而真正提高技术教育对学生成长和民族复兴的贡献率。

 

参考文献

阿瑟.(2014).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曹东溟,王健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奥古斯丁.(2006).上帝之城(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敖德嘉.(2008).关于技术的思考(高源厚译).吴国盛编著.技术哲学经典读本.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布伦诺斯基.(2006).科学进化史(李斯译).海口:海南出版社.

辞海编辑委员会.(1989).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陈昌曙.(1999).技术哲学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陈文化,沈健,胡桂香.(2001).关于技术哲学研究的再思考.哲学研究,(8),60-65.

陈士俊,柳州.(2005).技术管理中的若干基本问题——从技术的本质谈起.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72-74.DOI:10.3969/j.issn.1674-7062.2005.01.018

陈凡.(2006).全球化时代的技术哲学.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崔振成.(2010).现代性危机与价值观教育.教育实践与研究(B),(09),4-7.

狄德罗.(2007).狄德罗的百科全书(梁从诫译).广州:花城出版社.

杜威.(2001).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杜威.(2005).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恩格斯.(1971).自然辩证法(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格里芬.(1998).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顾建军.(2002).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改革研究进展()(内部资料).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顾建军.(2004).技术与设计1.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郭晓晖.(1998).试论一种可能的技术本质观——海德格尔的启示.自然辩证法研究,(11),2-7.

哈贝马斯.(1999).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海德格尔.(1996).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

赫胥黎.(2004).技术教育(单中惠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怀特海.(2002).教育的目的(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吉登斯.(2000).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卡西尔(2004).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康德.(1931).纯粹理性批判(胡仁源译).上海:商务印书馆.

柯礼文.(1992).科学范式与技术发展模式.自然辩证法研究,(3),30-36.

克鲁普斯卡娅.(1959).克鲁普斯卡娅教育文选(卫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拉普.(1986).技术哲学导论(刘武等译).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

拉普.(1988).技术科学的思维结构(刘武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里夫金,霍德华.(1987).: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吕明,袁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李永红.(2007).技术认识论探究.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degree&id=Y1171386

廖申白.(2006).亚里士多德的技艺概念:图景与问题.哲学动态,(1),34-39.DOI:10.3969/j.issn.1002-8862.2006.01.007

马尔库塞.(2004).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马克思.(1983).资本论(中共中央马克思著作编译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196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197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199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

美国科学技术委员会.(1999).技术与国家利益(李正风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2001).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培根.(1999).伟大的复兴(吴国盛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瞿葆奎.(1993).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山田圭一.(1964).现代技术论.日本:日本朝仓书店.

舒哈里京.(1980).技术与技术史.科学与哲学:研究资料,(5),161-169.

舒尔曼.(1995).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李小兵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吴国盛.(2008).技术哲学经典读本.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吴式颖.(2003).外国教育史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夏征农.(1999).辞海(1999年版缩印珍藏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辛格,霍姆亚德,霍尔.(2004).技术史(王前,孙希忠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禹智潭,陈文化.(1998).技术:实践性的知识体系.科学技术哲学研究,(6),33-35.

远德玉.(2008).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远德玉技术论研究文集.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张华夏,张志林.(2005).技术解释研究.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1985).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4).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教育网络.(2017).美智库发布《人工智能与国家安全》报告.取自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站(2017-12-08):http://www.edu.cn/xxh/media/yjfz/dt/201712/t20171208_1572031.s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取自通用技术网(2018-04-23):http://www.tyjs.org/readnews.asp?newsid=1845.

朱学民.(1985).关于"技术"的定义及其他.科学、技术与辩证法,(03),38-40.

BungeM.(1976).PhilosophicalRichnessofTechnology.Michigan:PhilosophyofScienceAssociation,(2),153-172.

Bunge,M.(1985).Technologyfromengineeringtodecisiontheory.Netherland:Springer.

Diderot,D,Pons,A.(1963).Encyclopédieoudictionnaireraisonnédessciences,desartsetdesmétiers1751-1772:lesarticleslesplussignifacatifsdeDiderot,d'Alemberet,deJaucourt,J.-J.Rousseau,Voltaire,Quesnay,d'Holbach,Damilaville,J'ailu.

GrundmannR.(1991).Marxismandecology.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Heidegger,M.(1954).PlatonnLehrevonderwahrheit:miteinembriefüberden"Humanismus".Sammlungberlieferungundauftrag,Reiheproblomeundhinweise,Francke,c1947.

KroesP,MejiersA.(2002).Thedualnatureoftechnicalartifacts-presentationofanewresearchprogramme.Techné,,4-6.

LaytonE.T.(1974).Technologyasknowledge.Technology&Culture,15(1),31-41.

LenkH.,RopohlG.(1979).Interdisciplinaryphilosogyoftechnology.ResearchinPhilosophyTechnology,(2),15-25.

McGinnR.E.(1978).Whatistechnology?.ResearchinPhilosophyandTechnology,1,179-197.

Mesthene,E.G.(1970).Technologicalchange:it'simpactonmanandsociety.NewYork:NewAmericanLibrary.

MitchamC.(1994).Thinkingthroughtechnology:Thepathbetweenengineeringandphilosophy.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MitchamC.,DurbinP.T.(1978).Philosophersontechnolgy.Science,(202),44-45.

NietzscheF.W.(1976).TheportableNietzsche:Ontruthandlieinanextra-moralSense.NewYork:VikingPress.

PittJ.C.(2000).Thinkingabouttechology:Foundationsofthephilisophyoftechnology.NewYork:SevenBridgesPress.

RiessenH.V.(1979).Structureoftechology.ResearchinPhilosophyTechnology,(2),298-306.

RosenbergN.(1982).Insidetheblackbox.Lond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通用技术网专用图片关注本网更多专家讲堂请回到首页《通用技术网》点击《专家讲堂》栏目查看


  上一篇: 专家独家解读高中通用技术新课标
  下一篇: 高中通用技术教育的三重目标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需经管理员审核才能发表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设为首页——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张从军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湘ICP备13001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