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四川省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教师技能竞赛及优质课展评活动的通知 |
更新日期:2013-9-9
作者:四川省教育厅
编辑:admin
点击量:21900 |
|
|
(二)教学设计方案评分标准(满分20分)
项目 |
评 价 内 容 |
分值 |
教案
规范 |
教学设计中应包括: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资源与工具,完整的教学过程等 |
2 |
教学
目标 |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设置准确、合理;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有可测性,有梯度,层次性强 |
3 |
教学
内容 |
教材分析透彻,语言准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强调上机实践 |
3 |
教学
过程 |
教学过程完整,要能体现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练时间分配合理,各教学环节衔接自然 |
4 |
教学
方法 |
既能体现传授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又能体现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多样性;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
4 |
教学
创新 |
教学设计能很好地反映技术学科的知识特点 |
1 |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方式 |
1 |
技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紧密相联 |
1 |
体现出对学生技术素养的培养 |
1 |
(三)辅助教学软件制作评分标准(满分10分)
项目 |
评 价 内 容 |
分值 |
科学与
规范 |
问题表述的准确性:课件中所有表述的内容要准确无误。 |
1 |
实效性:符合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课件功能恰当,能很好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
1 |
创新 |
课件的设计新颖,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
1 |
支持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或探究式学习模式。 |
1 |
技术运用 |
多媒体效果: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上恰当运用了多媒体效果。 |
1 |
交互性:课件的交互性较高。 |
1 |
稳定性:课件在调试、运行过程中不出现故障。 |
1 |
易操作性:操作简便、快捷。 |
1 |
艺术效果 |
画面艺术:画面制作具有较高艺术性,整体标准相对统一。 |
1 |
声音效果:声音清晰,无杂音,对课件有充实作用。 |
1 |
(四)教学能力竞赛评分标准(满分100分)
项目 |
指标细则 |
得分 |
教学目标(5分) |
1、目标符合课程标准总体目标。 |
|
2、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 |
教学内容(5分) |
1、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 |
|
2、重组并丰富教材实例,增强探究欲望。 |
3、探究内容组织安排合理,抓住探究关键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20分) |
1、注重诱导,有充分自学、讨论、交流机会。 |
|
2、根据学生、教材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
3、直观教学(实验演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恰当。 |
4、板书工整美观、设计科学合理。 |
教学过程(25分) |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 |
|
2、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方法的指导。 |
3、能对学生得出的结论给出合理的建议。 |
4、调控学生的讨论方向、时间、深度。 |
5、课堂结构完整,思路清晰,有改革创新意识。
6、能充分体现技术课程的特点 |
学习过程(15分) |
1、学生围绕科学性问题开展探究活动。 |
|
2、学生收集信息,解释、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 |
3、学生能根据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作出回答。 |
4、学生通过比较其它解释来评价自己解释。 |
师生互动(15分) |
1、教学氛围平等、民主、宽松。 |
|
2、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 |
3、学生兴趣、情绪等非智力因素得到激发。 |
4、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
教学效果(10分) |
1、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知识) |
|
2、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培养(能力) |
3、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情感) |
教师素质(5分) |
1、思维活跃,勇于创新。 |
|
2、教学风格吸引学生,教态自然大方、富有感染力,语言精炼。 |
3、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课堂语言规范、科学,驾驭课堂能力强。 |
总分 |
|
|
|
|
上一篇: 2013年重庆市通用技术“卓越课堂”建设教案设计比赛的通知
|
下一篇: 2013年国际青少年科技实践大赛规程与比赛规则 |
[文章评论] 评论需经管理员审核才能发表 |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