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教学内容 |
教师引领 |
学生活动 |
1 |
引入新课 |
以问题创设教学情境。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问题的概念及相关的分类,明确本节课主要讨论的主要是技术问题。 |
思考、参与讨论 |
2 |
问题的来源 |
1. 通过举例,向学生讲述问题的三个来源。
2. 组织学生讨论:贝尔的设计针对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从何而来? |
1 听讲,体会。
2. 根据问题的来源知识分析教材“电话的发明”案例。 |
3 |
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
通过讲述,让学生明确发现技术方面问题的重要性, |
听讲,体会 |
4 |
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 1 )观察日常生活 |
播放事先收集的四段视频“折叠杯子”、“启蒙筷”、“滤毛贴”、“领带架”,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和竞赛的方式就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问题,看哪个小组发现的问题最多、最好。 |
观看视频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生活中发现哪些问题,将这些问题写在老师事先发给的纸上,课后张贴交流。 |
5 |
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 2 )收集和分析信息 |
1.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上收集信息的多种方法(课本图)。
2.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马上行动”,分析能从中发现什么问题。 |
1. 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阅读。
2. 分析“马上行动”中的统计数据,总结出发现的问题。 |
6 |
小活动 |
让一组同学进行情景模拟“孙宇是怎样就使用台灯的苦恼展开询问的(集体询问法)”。 |
观看,归纳:采用询问法,不仅可以发现问题,而且可以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 |
7 |
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 3 )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
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案例“伽利略与体温表”,画出伽利略的体温表,帮助学生理解。
2. 组织讨论:谈谈技术试验对发现问题有什么重要作用? |
1. 阅读、思考、体会。
2. 参与讨论。 |
8 |
小结 |
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整理、归纳。 |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整理、归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