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构思
根据设计要求,大胆构思,挖掘创造潜力,提出多个设想。
对于小板凳,大家积极思考,可提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多种材料、结构及连接方式。
材料:纸板、瓦楞纸、五夹板、木版、木棍、金属、竹子、塑料、绳子等。
结构:折线形、三角形、工字形、井字形、半圆形、圆形、多边形、十字形、四方形等。
连接方式:插接、合页连接、榫接、螺丝零件等。
方案呈现:将构思具体化形象化视觉化。
通常用草图把设计想法转化为视觉形象,同时对设计方案进行综合(p50-p51)
A.采用瓦楞纸材料的方案草图
B.采用木板、木棍材料的方案草图
C.采用五夹板材料的方案草图
D.采用其他材料的方案草图
方案筛选:选择方案(p51)
对提出的几个设计方案,依据一定的原则,对方案进行筛选。考虑到小凳要批量生产,选择了以五夹板为材料的五方案。接着,进行了再次筛选,选中了以下三方案,最后,选中了方案C3。
3、制作模型或原型
完成方案筛选以后,我们就要开始制作产品的模型。一般地,模型制作包括两个阶段,即绘制图样和制作模型或原型。
方案C3的图样见p52三视图。
说明:对于小型、简单的产品可以直接制作产品原型,对大而复杂的产品先制作缩小、简化的模型。
4、测试、评估及优化
(1)测试:检验产品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在结构和技术性能等方面能否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对小板凳做承重、稳定性试验)
(2)评估:对各个方案的结构稳固、造型、制作难度、自重、体积、携带、成本等方面进行评估。
(3)优化:分析测试和评估的具体记录,同时听取用户、专家等的意见进行改正。
(对小板凳可考虑增加结构强度、美化外观)
5、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既可以使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又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所以,掌握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对于产品使用者来说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通常要设计一份产品使用说明书。
便携式小凳使用说明书——标题
产品简介:本产品为一款专门为小朋友外出活动设计的便携式小凳,它自重轻、体积小、携带方便,拆卸、组装简单。
产品构成中空式凳面,凳脚板两块。
技术指标:凳子高度:16.5CM 凳子质量:350g
使用方法:先将两块凳脚板从凳面中取出,然后对准插缝,将它们插接起来,再将插接好的凳脚板插入凳面的缝槽中,并用手或其它物体使凳脚板与凳面完全贴紧。
注意事项:
(1)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拆卸,将凳脚板放回中空盒式凳面内。
(2)勿将过重的物体(大于42KG)放置在小凳上。
(3)避免小凳长时间日晒雨淋,以防材料受潮或断裂。
适用范围5—9岁儿童。
6、本节小结
设计的一般过程
1.发现与明确问题
2.制定设计方案
(1)收集信息
(2)设计分析
(3)方案构思
(4)方案呈现
(5)方案筛选
3.制作模型或原型
4.测试、评估及优化
5.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设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各环节不完全是一种线性关系,有时是不断循环、不断反复的过程。
作业:p56练习1、2
七、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原来的讲授式、注入式等传统教学,教师角色由原来的讲述者变为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在实践中学习。下面我对在实践本节课中出现的不足及今后的改进方法进行总结:
(一)成功的地方:
1.本节课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过程的案例分析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便携式小凳结构简单,学生有一些生活经验,比较好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接受率比较高。
2.体现了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3.时间分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不足的地方:
1.学生在质疑问题上未做到全员参与,讨论比较集中。
2.问题考察具有局限性。
3.在有些问题引导上缺乏力度。
(三)需要改进的方面:
1.课堂中问题讨论应再多一些。
2.尽量给学生一些空白点,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