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农历乙巳年(蛇)   三月十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江苏版本 - 必修1教案 >> 正文
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更新日期:2012-3-2    作者:网络综合    编辑:admin    点击量:2747

 通用技术教案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

通用技术网www.tyjs.org收集、整理

 

一、设计思想

《设计中人机关系》讲述的是基础性知识,是后面内容的学习的基础。本节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事件进行思考分析,帮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该内容主要采用案例分析、讨论等方法,深入浅出地讲解教材内容,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烘托课堂气氛,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材分析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是《通用技术》中《技术与设计1》苏教版第二章第二节。本节分成三个内容:(1)什么是人机关系;(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3)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本节教学内容是全书的基础内容之一,它和上一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都是围绕技术与设计的问题展开的。在技术世界中的的设计,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最终目的的。因此,设计时要考虑人机关系,以便能使设计的技术产品适合人的需要。这里的人机关系不是专业的设计,它更多地反映一种理念,重在使学生能够在这种关系的视野中认识设计,为构思、评价、优化方案打下基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特别是“机”的丰富内涵。并通过简单的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能较好地把握人机关系的概念,体验到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案例,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较好地掌握和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人机关系是比较陌生的,学习时容易对本概念产生误解。对于本节课内容不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或灵活地运用,只要求学生达到理解水平,认识理解人机关系的知识,使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高中学生已有一些生活经验,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情景,列举学生身边熟悉的具体实例,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思考和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2、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够对生活中所存在的人机关系进行简单分析,掌握一些设计分析方法的知识,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机关系的分析,从中体会到在产品设计中人性化、人文关怀的设计思想,并形成认真严谨的态度,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树立起正确的设计观念。

 

五、重点与难点

1、重点

理解人机关系。

2、难点

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是隐含在产品的设计中,需要通过体验去感受,反映的是一种理念,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

 

六、教学策略和手段

1、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2、学生的活动,体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初步掌握人机关系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3、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实物的演示及对日常事件的思考,引导学生归纳出产品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生活场景的观察、分析和讨论,结合教材内容,了解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4、教学中利用图片和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质疑,让学生领悟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体会人机在设计分析中是一种重要方法。

5、教学时间:2课时

 

七、课前准备

1、高一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基础。课前可布置预习本课学习内容,并要求学生以现有的视眼考察、分析校园场所及设施存在的问题。

2、教师“吃透”本教材;搜集人机关系的案例、图片、制作课件;设计并准备好二把高低不同的一椅子和一把普通的椅子;了解教室门的具体结构和学生鞋子的尺寸大小;检查仪器等设备设施性能完好状况。

 

  上一篇: 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下一篇: 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需经管理员审核才能发表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设为首页——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张从军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湘ICP备13001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