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农历乙巳年(蛇)   三月十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江苏版本 - 必修1教案 >> 正文
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更新日期:2012-3-2    作者:网络综合    编辑:admin    点击量:2749

八、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上一节课对《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的学习,懂得设计推动技术的发展,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技术是设计的基础,技术与设计有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作用。技术世界的设计,重点是技术产品设计,在设计中,我们所设计的产品都是为满足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因此,在设计活动中,人与物(环境)关系是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也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

1、什么是人机关系

同学们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会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中的“机”是什么呢?

 

2、机的含义

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机器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劳动保护用具以及人所处的环境等。

同学们坐在教室里,观察一下并说出与周围什么物品构成了人机关系?

学生观察、讨论并回答:(身边笔、桌椅、书、衣服、教室及环境等)

马上行动p28页:找出下列活动中的“人”与“机”,体会其人机关系。

a、教师拿着粉笔板书            b、农民用锄头助地

c、渔翁在河边用钓鱼竿钓鱼      d、司机手握方向盘

e、妈妈拿着拖把拖地

通过分析学生对人机关系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那么人与产品存在有哪些方面关系?

 

3、人与产品存在的人机关

案例分析(一):以教师进门为例,讲述人与门、人与手把、人与门板、人与门框及环境构成的人机关系。说明人与产品构成多方面的关系。

案例分析(二)讨论教材p29页人与电梯存在哪些方面的人机关系。

人乘电梯到某一楼层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人机关系:①人与电梯门;②人与电梯外按键;③人与电梯厢体之间;④人与电梯内按键;⑤人与厢体内的照明、高度、宽度等的人机关系。进一步说明多方面的人机关系。

针对教材p29页马上行动的例子,教师坐在椅子上,让学生分析,人坐在椅子上的时候,人体的哪一些部位与椅子构成哪些人机关系。

教师小结导引:通过人机关系内容的学习,同学知道,人与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我们在设计中考虑人机关系时需要实现哪些目标呢?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实例分析(三):组织前后排同学互换穿鞋子,坐高低不同的椅子体验鞋子、椅子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为什么穿别人的鞋子不舒服,坐在高低不同椅子上感觉不自在?

学生讨论思考:教师总结,得出要达到高效,舒适、健康、安全等要求。

 

1、高效

在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还应考虑人机所在的环境中的一些因素,如温度、湿度、噪声、照明、振动污染和失重等也影响人的效率和行为。

案例分析(四)教材p30页:铁锹的作业效率。实验改进哪些具体的人机关系而使工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主要改进了铁锹的运载量与人的负荷强度的关系,装载强度、次数、与人的疲劳的关系)

 

2、健康

是指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不会对人造成不良的影响。

我们使用的产品如果使用不合理,就使人处于不恰当的作业姿态,长时间的操作或使用它,不仅使人感到疲劳,而且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指出教材p31页马上行动图片中设计不合理、有损人体健康的地方。

教师举例提出问题并分析

1)互穿鞋:

问:穿不合脚的鞋,对人有害吗?

2)教室的灯光

问:长期在昏暗的灯光下学习,对人的眼睛会造成危害吗?

 

3、舒适

是指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心理上的舒适感受也是人机关系应当考虑的目标。

案例分析(五)教材P31页图片思考并回答:右图使用起来更舒适,理由:

1)塑料包裹处理使抓握舒适;穿孔处理可以方便悬挂放置。

2)把手大小较合适,使用时,省力、舒适。

3)手柄长度比较合适,使用时,腰不用弯太低,减轻腰部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

 

4、安全

是指人们在操作和使用产品过程中,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伤害。

例如:产品与人的接触部份不允许有尖角和锋利的边槽;容易产生危险的地方应进行安全保护设计;汽车的安全带设计;冲床的安全保护设计;儿童座椅前的护拦设计等。

教师引导:人机关系要实现的几个目标是融为一体的,而不是只实现某一个目标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将几个目标综合起来加以考虑。现在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在设计中除了考虑上述四个目标外,人机关系还需要实现哪些目标。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讨论回答:(美观、实用、成本、环保)

案例讨论(六)请指出学校运动场(操场、跑道、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人机关系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操场场内部分泥土、砂石祼露,高低不平;跑道是泥土、砂石填成,坑坑洼洼、雨天积水,人踩易凹陷,晴天尘土飞扬;篮球场、羽毛球场,场内为砼浇捣而成面层,运动时易造成脚、腿部伤害等)。

造成这些原因是因设计中考虑不周而产生的,设计时未能做到以人为本。

那么设计时如何考虑才比较合理呢?

 

(三)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前面已学过,在设计中,合理的人机关系应该达到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等目标。如何实现这种合理的人机关系呢?首先应该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

例如:要实现人与门之间的合理的人机关系,就要考虑门的高度、宽度等,而要实现人与门把手之间合理的人机关系,除需考虑门把手的大小、安装的高度外,还要考虑人旋动门把手时所需要施力的大小。

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设计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特殊人群:是指人身体有缺陷或与常人不同的一类人。

多数产品是针对普通人群的特点和需要进行设计的。设计参照的标准是依据普通人群的数据确定的。如常见门,门高200cm,宽7080cm,门把手高100cm。这些都是以普通人群的身高,体宽以及左右手习惯等标准设计的,适于普通人群的操作、使用。

课本P32页,马上行动中,地下通道图片中,它的设计忽略了哪些人群的需要。

(忽略了特殊人群的需要:右边没有扶手,没有婴儿车、残疾车上下的通道和盲道等)

同学们都知道特殊人群也是我们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往往有着独特的需要。设计时,还应该充分地考虑特殊人群的特点和需要,产品设计中不可将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完全对立起来。

那么现实产品设计中考虑特殊人群有哪些呢?

展示图片:

A、大会堂残疾人上下通道;

B、人行道中设置的盲人道;

C、宾馆大门的入口及感应推拉门;

D、医院内病人的电梯。

 

  上一篇: 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下一篇: 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需经管理员审核才能发表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设为首页——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张从军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湘ICP备13001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