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农历乙巳年(蛇)   三月十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江苏版本 - 必修1教案 >> 正文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更新日期:2012-3-1    作者:网络综合    编辑:admin    点击量:2468
 

2.技术的发展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我们还是回来看看屏幕上的“安全”自行车。“安全”自行车的成功有赖于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发展。1880年开始了批量生产无缝钢管,这使坚固的轻型框架的生产成为可能。

(教师展示布劳耶在20世纪30年代设计的钢管椅图片)  鼓励学生列举他们熟悉的例子,并对这些例子发表自己的看法。

最后,教师介绍以下内容:第一代计算机,它的主要部件是真空电子管,体积庞大。当发明了晶体管后,用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它的体积缩小了许多。接着,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相继发展,电脑的体积越来越小,运算速度越来越快。现在,科学家们正在开发新的集成电路材料,即分子开关材料,那时,电脑的体积将被设计得更小,也不再用电能驱动,而是用光驱动了。

 

总而言之,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使设计的主题更加丰富,设计的表达方式更加多样,设计的效率更高。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使人们不断考虑如何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来改进现有的产品。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手段和方法。例如,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设计,改变了设计的技术手段,改变了设计的程序和方法;电脑、扫描仪、打印机使得设计手段更加便捷、丰富。

教师总结技术与设计的辨证关系。

 

3.设计的丰富内涵

(教师):应该说,人从每天早晨睁开眼睛就开始了设计。例如早上起床,是先穿衣服呢,还是先刷牙?下午第三节下课后,是先去打饭呢,还是去球场踢球?等等。那么,这是不是我们这本书里指的设计呢?

技术世界里的设计指的是技术设计。它和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设计不同。技术设计是根据技术的根本目的而展开的。教师展示雕像、珠宝的图片,让学生判断,这是技术设计吗?学生判断不是,而是艺术设计。

教师总结:艺术设计一般只侧重于欣赏、审美,更强调感觉的需要。

教师展示电熨斗、电吹风等实物和一些精美的技术设计图片,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归纳出产品的设计往往不但要考虑它的实用价值,而且还要考虑到美观的要求,也就是技术设计要与艺术设计相结合。学生填写“马上行动”——“根据上文提示,请试着归纳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的侧重点。

 

技术设计:功能、结构、材料、______________┅┅

艺术设计:色彩、造型、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布置作业:

程辉是高一年级某班的同学,现在她碰到了一个难题:入秋以后,风很大,衣服晾晒在窗外,老被风吹掉在楼下,要不就是和别人的衣服缠绕在一起,挺令人心烦的。你能帮她设计一种不怕风的衣架吗?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参与讨论,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通过设置的案例向学生提问和学生的举例,判断学生能否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是否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了解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和提问,判断学生是否能正确区别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

 

四、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堂课之前,应该注意教学目标。

考虑到本节内容是由技术向设计过渡的小节,教材首先从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的角度引入设计、引入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然后从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进行阐述,最后对全书涉及的设计进行了界定,指出这里的设计侧重技术产品设计。教材的编写结构合理,本节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这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再参考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技术素养,因此,本节课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向学生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但在处理教材时,对内容我作了一些调整。如果原原本本按照教材提供的案例进行教学,学生肯定提不起兴趣,这在上第一章第一节内容“技术的价值”第一节课时已有过教训。于是,对课本的两个案例“书写工具、电动剃须刀”和“环保餐具的设计”,将它们作为学生的课堂阅读范例,因为这两个案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容易打开学生的思路。其中,“电动剃须刀”涉及到了电机微型化技术,而血管机器人的技术设计刚好是热门话题,清华大学已经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最细的马达。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了血管机器人和录音笔的设计。果真,学生非常感兴趣。

对第二个案例,涉及到一个环境保护的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学生很容易理解设计对技术创新和技术革新的重要性。

对第二个教学目标的处理。教学中主要要阐述清楚:技术的发展对设计产生重要的影响。可以不用课本上“达?芬奇的飞行器”的案例,而是用安全自行车和计算机这两个例子说明来说明这个问题。没有想到的是,教学中没有用到的这个案例,但是学生在思考类似的案例时,就用到了图中的直升飞机的螺旋桨技术的例子。而且说得头头是道。这也说明了,课本上的有些内容,即使我们不讲,学生自己也会阅读,而且也会进行思考。

 

本资源为“通用技术网www.tyjs.org ”独家发布。

转载申明

本网为免费通用技术网,本站独创内容,未经本网授权,任何个人、企业、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转载、转贴或者以其他方式复制用于商业目的。

转载或引用本网站上所有内容,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 用于商业目的的必事先经过本网同意;

(2) 非用于商业目的的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作为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原则上也须经本网同意。

(3) 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

(4) 转载或引用本网站所有内容须注明“转自通用技术网www.tyjs.org”字样。

未经同意转载,一经发现,法律追究。


  上一篇: 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下一篇: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需经管理员审核才能发表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设为首页——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张从军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湘ICP备13001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