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材中《吊兰架的受力变形》的讨论
张从军 根据QQ中讨论内容综合
近几天由浙江章青道老师提出的《关于教材(苏教版)中“吊兰架的受力变形”》一文 的讨论比较热烈,章老师的原文是:
教材第6页(苏教版——编者按)马上行动和第17页案例分析,都出现吊兰支撑架。个人感觉,教材教参里的一些说法,有点问题。
第6页的马上行动,问吊兰架的受力变形,参考书给出的答案是受拉。若从物理的力学角度,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按教材的构件变形形式来分,却不可是受拉,而是受弯曲。原因:1)把吊兰架看成一个整体,上部受拉,下部受压,这是标准的悬臂梁的受力类型;2)吊兰架并没有受到两个相反方向的拉拽力;3)仔细分析,吊兰架承受三个方向的荷载(自身重力除外),满足了该结构形变是弯曲的力学要件。
第17页的案例分析,谈的是吊兰架的材料选择,也有问题。原文“从材料方面考虑,吊兰的三角形支架使用的是钢管而不是木条或塑料,是因为钢管抗拉性能好。”,有问题的是最后一句话。在图示的吊兰架中使用钢管,是源于钢管具有较强的抗弯曲性能,而不是抗拉性能好。事实上,若采用抗拉性能好、抗弯曲性能差的材料,如用抗拉性很好的细钢丝,吊兰架肯定会垂下去,而不是横向挂住吊兰。
所以,吊兰支撑架的受力变形形式是受弯曲,而非受拉。
本网将部分有代表性的讨论整理并归类刊登在此,以供同仁们讨论与参考,很多问题就是在讨论中得到明确和解决的。但归类时不一定就是正反方面的问题,而是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即称为“模糊的问题”或者叫“不确定的问题”,或者叫“还需要继续讨论的问题”。以后根据后续的讨论还可以对该文作调整或作补充,如果需要在本网讨论的,请发评论在网页下面,站长会很快通过审核的。
正方支持:

义乌四中鲍玮玮(QQ:2 3177882) 在教材配
套教材中是受弯曲的。
太原实验孟志远(QQ:274811345) 从物理的力学角度,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按教材的构件变形形式来分,却不可是受拉,而是受弯曲。
太五实验黄学敏(QQ:6154103) 刚看过章老师的文章,非常同意您的观点。吊兰架应该受弯曲更合适。教材中有许多不严谨的地方,真希望我们的教材能尽快改错,让我们用上一本基本没错误的教材。
南京13中罗(QQ:719359780) 章老师分析得很对。
反方认为:

德清教研孙秋生(QQ:67031491) 图2中F2是受压的,所以F2是绳子是无法承受压力的, F1是承受拉力,F2是承受压力的,图中的受力分析图是以挂物点为研究对象的。
华中师大万新华(QQ:252431526) 在这个讨论中,一般的假设是,吊兰架是刚性材料。如果如章老师这样细分析,则应该是:吊兰架的支撑杆的前端支点,将上支架的受力分为了2段,前段正如章老师的分析是抗弯,后段则是抗拉,后段完全可以用细铁丝来完成。
万是求新(QQ:252431526) 而按材料学的分析,取刚性材料看,一般的分析就是上支架看成是受拉。
浙江岙里人(QQ:245598864) AB上表面产生的内力为拉力,没错。换用混凝土,就不需要用到斜柱OC了。“因为钢管抗拉力性能好”这个应该没有问题。我理解成是对AOB的解析(如下左图示——编者按)。

阳台的挑梁(如上右图示——编者按):挑梁的钢筋位置偏上表层利用的就是它的抗拉性。总的来说,吊兰支撑架AB受弯曲,OC受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