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浙江省通用技术选考试卷及分析
第二部分 通用技术(共50分)
试题分析来源于:宁波高中升学通公众号
通用技术网www.tyjs.org站长整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从人机关系角度分析,如图所示的桌椅设计及摆放尺寸中,仅需要考虑人体静态尺寸的是
A.700 B.600 C.500 D.2000

【官方参考答案】C
【解析】
A选项比较容易排除,如果椅子过于靠近桌子,那么我们起身时需要往后搬一下椅子。所以700就是考虑了完成起身动作需要的空间。
B选项是非常巧妙的干扰项,尺寸线箭头指向桌子底部,而不是桌子面,就是提示学生600这个尺寸并不是桌子到地面的高度,而是桌子底下空间的大小。通过观察图左边在起立过程中的人可知,该空间是完成起身动作的必须空间,因为起身的时候人的大腿会先抬起,是需要空间的。此选项除了静态尺寸和动态尺寸,还考查了尺寸线,尤其是尺寸线箭头的意义。因此,做题比较马虎的同学错误率会很高。
C选项是本题的正确答案,因为500是靠背到椅子面前端的距离,只要能大于等于人在坐姿下屁股后端到膝盖下腿窝的距离即可,属于人的器官尺寸,是静态尺寸。
D选项比较容易排除,2000这个尺寸考虑了人的活动范围。
此题比较难。
【考点】静态尺寸和动态尺寸、尺寸标注
2.小明要制作一个木桥模型,用截面为20mm×10mm的木条制作两侧的梁,下列是梁的四种支撑方案,从强度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官方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是一道方案选择题目。上课时我们强调过,对于方案选择的题目,要着重审题,尤其是观察四张图之间的细微区别,要思考这些细微差别和题目要求之间的关系。
首先,本题要求选择的是“梁的四种支撑方案”,所以快速排除B和D。其次,观察A和C,可以发现A和C的区别在于木条摆放方式,A是窄面支撑起梁,C是宽面支捧起梁,相比较而言,窄面支撑起梁能够更大程度的实现抗弯曲,能更好抵抗桥面因为受压产生的弯曲,保证整个结构有更高强度,所以A选项更加合理。
课本《技术与设计2》第6页下方有支撑结构桥墩的示意图。
关于木条不同的摆放方式产生的影响,在我们的讲义上,出现过一道类似的题目,如下图所示:
(15)如图所示的实木凳子.其凳脚和横档均采用截面大小相同的方木料制作.横档与凳脚、横档与横档间均采用榫连接,下列选项中横档结构设计合理的是( )

对于C和D两选项的区别,就是根据摆放方式的不同进行区分的,课堂上做过详细解释与辅导。
本题难度较大。
【考点】设计方案的权衡与比较。
通用技术实践课上,小明要在工件的圆柱面上钻一个小孔,为了防止钻头跑偏,设计了一个简易模(如图所示)。将工件装入钻模,钻沿着钻模上的小孔在圆柱面钻孔。请根据图及其描述完成第3-4题。
3.如果用36mm×36mm×31mm的钢块制作该钻模,下列加工工艺及其工具选择中不需要或不合理的是
A.冲眼:样冲和铁锤 B.划线:划针和钢角尺
C.钻孔:麻花钻和平口钳 D.锯割:手锯和台虎钳
【官方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金工工艺中工具的选用,题目中出现的尺寸很关键,根据题目所给的图形,可以看到加工后的钻模尺寸为35mm×35mm×30mm,和所给钢块的尺寸36mm×36mm×31mm仅相差了1mm,如此少的余量,是无法用锯割的方式完成的,只能通过锉削的方式完成,所以D选项是不合理,故本题的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考点】金工工具,工具的选用。
4.加工钻模时,小明进行了下列操作,其中不恰当的是
A.先在钢块上划出中心线和外轮廓线,然后冲眼、划圆
B.将麻花钻正直插入钻夹头,并夹紧
C.将平口钳放到台钻工作台上,并夹紧钢块,戴上防护眼镜,对准冲眼,开始钻孔
D.将钻孔后的钢块连同平口钳一起移到钳工桌上,锉去外轮廓的余量
【官方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察的金工工艺的操作细节。
D选项为本题的答案。在完成锉削加工时,工件要夹持在台虎钳上,位于台虎钳钳口中间,保持锉削平面水平。D选项是把钢块连同平口钳一起移到钳工桌上,是四个备选项中最不合理的,是最明显的错误,故本题应选D。
A选项是最大的干扰项,绝大部分同学认为A中的“划圆”是错误的,而错选了A。我们知道,对于钻孔操作,划线、冲眼是钻孔必不可少的,是否需要“划圆”课本上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且在钻小孔的时候可以不划,“划圆”便于在钻孔操作结束后检查钻孔是否准确。可以不划并不代表划了就算错。加工大孔的时候需要锉削圆弧,是必须要用划规进行“划圆”的。
本题告诫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定要把四个备选项都分析—遍,要选择最合适的答案,不能不看完选项就直接靠第一印象草草地选择出答案。这个解题基本素养和习惯,也是课堂上一直强调的。
本题难度—般,但是迷惑性很强。
【考点】金工工艺、常用工具的操作要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