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农历乙巳年(蛇)   三月初八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本栏首页 - 技术新闻 >> 正文
中国高铁“复兴”号明天在京沪高铁线首发
更新日期:2017-6-25    作者:央视新闻、中新网    编辑:admin    点击量:2701

延伸阅读:

“复兴号”与“和谐号”有什么不同?

 

作为中国最新一代的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小编这就为您“揭秘”。

从“洋基因”到“纯中国”,中国标准占84%

很多围观群众关心:有了“和谐号”,为啥还要有个“复兴号”?这就不得不回顾一下中国高铁的诞生故事了。

众所周知,咱们中国高铁是在“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道路上诞生的,当初从欧洲、日本引进了1型车、2型车、3型车和5型车四种不同的技术平台,这些车型技术路径不同,使咱们用最短的时间“兼收并蓄”,集各家之长。

后来,咱们基于这些技术平台造出了自己的高铁,但还是有问题没解决——这些车不能“互联互通”。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王悦明介绍,这些技术平台的标准系统不统一,没有做到标准化统型,不仅司机的操作台不一样,连车厢里的定员座位都不一样,无法相互替代。一旦某节车出现故障,需要组织乘客换乘,临时调来的车很可能出现要么“挂不上”,要么“缺座位”。

还记得今年5月,“围棋国手连笑坐高铁被强制降座”的新闻吗?当时,连笑搭乘高铁从北京赶往杭州,由于列车设备故障调用备用列车,备用列车与原列车型号不一致、座位不对应,结果他由一等座被换到了二等座。唉,每次遇到这种事儿,列车长内心也是一千匹羊驼奔跑的,“宝宝心里苦啊,不是我不安排大家按原位就坐,而是这个备用列车型号不一样,就没装这么多座位啊!

不仅列车上有这种尴尬,因为车型标准不统一,每种车都需要有备用车停在车站应急,动车检修的车间也要把4种车的零部件全配备,甚至高铁司机也要把各种车型都学习一遍。

为了打造适合中国国情、路情的高速动车组设计制造平台,实现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自主化、标准化和系列化,在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导下,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技术牵头,集合中车集团及相关企业的力量,开展了中国标准动车组设计研制工作。

中国标准动车组的“中国”,就意味着高铁从最早的“洋基因”、“混血”、“以我为主”,现在由内而外都是“纯中国”了,特别是软件全部是自主开发。在高速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中国标准动车组整体设计以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都是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中国标准动车组的“标准”,意味着今后所有高铁列车都能连挂运营,互联互通。只要是相同速度等级的车,不管哪个工厂出品,不管是哪个平台出品,都能连挂运营,不同速度等级的车也能相互救援。

动车组驾驶室首次曝光

寿命长乘坐更舒适,是今后高铁“走出去”的主力军

与“和谐号”相比,“复兴号”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呢?小编先给您介绍五大优点。

“寿命”更长

中国标准动车组在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进一步提高安全冗余等方面加大了创新力度。为适应中国地域广阔、温度横跨正负40℃、长距离、高强度等运行需求,“复兴号”进行了60万公里运用考核,比欧洲标准还多了20万公里。最终,整车性能指标实现较大提升,“复兴号”的设计寿命达到了30年,而“和谐号”是20年。

“身材”更好

采用全新低阻力流线型头型和车体平顺化设计,车型看起来线条更优雅,跑起来也更节能。坐过“和谐号”的朋友都会发现,动车组车顶有个“鼓包”,那其实是受电弓和空调系统。咱们“复兴号”把这个“鼓包”下沉到了车顶下的风道系统中,使列车不仅看起来更美,列车阻力比既有CRH380系列降低7.5%-12.3%,列车在350公里时速下运行,人均百公里能耗下降17%左右。

“容量”更大

从外面看“复兴号”身材更好了,登车后,旅客还会惊异于空间更大,因为列车高度从3700毫米增高到了4050毫米。虽然断面增加、空间增大的情况下,按时速350公里试验运行,列车运行阻力、人均百公里能耗和车内噪声明显下降,而且有心的乘客还会发现,座位间距更宽敞。

舒适度更高

“复兴号”空调系统充分考虑减小车外压力波的影响,通过隧道或交会时减小耳部不适感;列车设有多种照明控制模式,可根据旅客需求提供不同的光线环境。当然更值得喜大普奔的是,车厢内实现了WiFi网络全覆盖。当然,这个连接效果如何,还有待乘客们上车检验。

“警惕性”更高

“复兴号”设置智能化感知系统,建立强大的安全监测系统,全车部署了2500余项监测点,比以往监测点最多的车型还多出约500个,能够对走行部状态、轴承温度、冷却系统温度、制动系统状态、客室环境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它可以采集各种车辆状态信息1500余项,为全方位、多维度故障诊断、维修提供支持。

此外,列车出现异常时,可自动报警或预警,并能根据安全策略自动采取限速或停车措施。在车头部和车厢连接处,还增设碰撞吸能装置,在低速运行中出现意外碰撞使,可通过装置变形,提高动车组被动防护能力。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将在印尼高铁项目中使用,‘复兴号’也将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主力军。”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说。


关注更多技术新闻请回到首页《通用技术网》点击《技术新闻》栏目查看


  上一篇: 量子之后,超导磁流体推进技术再获决定性突破
  下一篇: 人类首次在室温下造出“液态光”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需经管理员审核才能发表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设为首页——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张从军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湘ICP备13001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