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课教学
1、投影:介绍几种投影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任何不透明的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有影子,我想大家都玩过手影,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表演一下手影。
学生:在投影仪帮助下表演手影。
教师:这位同学表演的非常精彩,让我们用掌声感谢他。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刚才这位同学表演的时候,有时候“手影”大,有时候小,有时候手影又是斜的;再者你分别站在早晨八九点钟和中午12点左右的阳光下,地上的影子有何不同?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这些现象就是投影(展示幻灯片)。
用实物演示不同光源、不同角度下物体投影形状、大小的变化,引出投影线、投影面、斜投影、正投影等概念。
教师:在正投影中,一般一个视图能不能完整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能不能区分不同的物体?
展示图片:
学生:看到图片后比较回答——不能。
教师:所以:根据对投影三要素与投影物体位置关系的讨论,可以发现为确定物体结构形状,需要采用多面正投影。
引出视图和三视图的概念。
板书:“正投影与三视图”
展示实物或图片,提问:如果你从前、后、上、下、左、右看这个物体,分别得到哪些不同的图形?
教师:同学们分析一下得到的这几个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其中前和后,上和下,左和右得到相同的图形。
教师:所以一般我们用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就可以表达一个物体。那么三视图又是怎么得来的呢?
2、三视图的形成
为了确定物体的长、宽、高和结构形状,通常采用三个相互垂直相交的投影面(正投影面V、水平投影面H、侧投影面W)建立一个三投影面体系,再用正投影法将物体(所有面)同时向三投影面投影形成图形。
演示。
三视图的三个投影面相互垂直相交,为了在同一张图纸上绘制三视图,三个投影面须展开:正投影面不动,水平投影面向下旋转90°,侧投影面向右旋转90°。如图:
三视图展开
(1)三视图的投影关系
(3)去掉投影
(4)物体三视图的对应关
(5)物体三视图的方位关
物体与三视图的对应关系:
A、主、俯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即主、俯视图长对正。
B、主、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即主、左视图高平齐。
C、左、俯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宽度,即左、俯视图宽相等。
板书:“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3.绘制三视图
在黑板上板书或用课件展示:模型房三视图的画法和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给出物体的组合,学生画三视图,(三个学生黑板画图,其余学生在草稿纸上画)
4.三视图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5.课后探究 给出某一个物体的三视图要求学生想象出物体的形状并画出事物的立体图形。
构思过程:
八、教学反思
1.采用情景剧导入的方法,学生在观看同学诙谐的表演过程中不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剧情中,不仅感受到技术语言交流的重要性,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并能保持到课程结束。好的情景往往触人深思,这也符合中学生的心理。
2.用手影游戏的方式引入投影的概念,顿时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有的学生手影做的非常好,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赞赏。
3.学生由正等轴测图直接绘制成三视图,识读三视图还有一定困难,细致严谨的态度还需要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