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设计图样的绘制
二、常见的技术图样
通用技术教案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
通用技术网www.tyjs.org收集、整理
一、教材内容分析
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之“正投影与三视图”(苏教版)主要描述了正投影形成三视图的方法、原理,三视图的绘制(识读)方法和规律等。三视图作为一种技术图样是设计交流与表达的一种常用的技术语言形式。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能绘制简单三视图”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一种设计交流的技术语言,本节内容也是后续知识“形体的尺寸标注”和“机械加工图”的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高中学生能够较熟练地绘制(识读)平面图和正等轴测图,也有光线投射成影的感知和体验。教学可以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经验出发,按照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求证的认识过程展开,建构正投影与三视图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掌握正投影法方法、特性及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
3.掌握三视图一般绘图规则。
(二)能力目标:
1.掌握简单的三视图的绘制(识读);
2.学会规范作图的方法和技能。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技术交流中三视图的作用;
2.养成细致、严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绘制简单的三视图
五、教学策略
据知,学生数学简单地学过投影,这节课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来激发学生再次学习投影的兴趣,比如作手影。有了直觉的感官认识,再加以演示和练习,从而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三视图的原理及绘制方法。
六、教学资源准备
利用投影仪自制平行光源,课件,简单的形体模型,多媒体。
学课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新课→做手影游戏引入投影的概念→三视图的形成原理→绘制三视图→应用总结→探究(三视图的识读)
(一)引入新课(承上启下)
情景设置:组织学生按如下故事情节扮演角色(课前准备或由教师讲授)。故事说的是一位学生前去一家加工厂为班级加工一件重达50千克中空的不规则物体(展示模型),与加工师傅进行交流的过程。首先该学生试图用口头语言描述加工物体的形状,发现难以表述清楚;接着,他又用草图法绘制该物体的正等轴侧图,由于物体结构较复杂,花费了较长时间绘制完成后,发现由于线条太多,图样的层次感不明显,尺寸也难于标示,加工师傅也说难以看明白图纸。于是他制作了该物体的一个模型并结合草图、语言才算把该物体表述清楚。最后该学生好奇地问加工师傅:“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加工师傅很不耐烦:“回去问老师”。
提问:大家已经学过了技术语言,就你知道的技术语言请你说出几种?
学生:认真观看两位同学的表演,深深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并积极思考,对技术语言的种类及选择恰当的交流方式的重要性有更深的认识;对本节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学生:口头语言、技术图样、图表……
教师:大家回答的很好,说明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的不错。那么常见的技术图样有哪些呢?剧中,对于该学生的问题“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加工师傅并没有直接回答,你想知道吗?
通过诙谐的情景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质疑,使学生对上节内容“技术语言的种类”进行回顾和复习以及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