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谈创新
东风:在开放创新中跨越
2014年11月05日 来源:光明日报
“建设二汽是我国汽车工业的翻身大仗。一翻自力更生之身,二翻自主创新之身,三翻开放发展之身。”1965年第二汽车制造厂筹备处的第一次全体职工誓师大会,开启了中国汽车工业自主设计、建设、发展的新格局。如今,在二汽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东风集团,成为中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主营业务涵盖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零部件、汽车装备和汽车水平事业,产销量、综合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上缴税费长期保持行业领先,完成了“白手起家”到“汽车龙头”的完美蜕变。一辆辆流线型汽车的背后,是东风人的辛勤付出,更是东风集团勇于改革、自主创新、开放发展的理念和精神。
1、自主改革求生存
“民族工业发展要自谋生路,就要自主改革。”时任东风公司总经理、现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的苗圩指出,改革给东风带来先发优势。1978年,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转型期,面临着8.3亿元的资金缺口,二汽被列入“停缓建”名单。“不要补贴要政策。”以时任厂长黄正夏为代表的领导层作出决定,以“利润分成加贷款”的方式续建二汽:利润由国家和企业对半分成,企业留下的利润继续建设,不足部分改为企业向银行贷款。这在当时几乎是首创的改革措施如今已成了新型国企的“标配”。
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平表示,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如何建设一个体现开放与包容、更具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的东风,改革始终迫在眉睫。
2、协同合作出思想
“东风发展依靠的正是全行业的优秀人才、最先进的技术工艺、最先进的机械设备。”徐平介绍。素有“维修小能手”之称的“e-up团队”是东风轻型商用车分公司员工杨杰主导创建的个人团队。“由公司搭建跨部门合作平台,从构思拟定到最终创建专业团队只花费了一周。”杨杰告诉记者,“想法通了,创新的水流自然源源不断。”10月17日,随着东风汽车公司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导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东风在汽车智能化领域再迈出创新的一步。在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朱福寿看来,协同不仅是企业发展具体路径的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发展思维。今年4月,东风风神三款战略产品正式亮相,作为东风汽车公司首个自主乘用车品牌,东风风神意义巨大。朱福寿感慨:“汽车发展关键在技术,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是条件,但吸收、消化、创造出自己的核心技术才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从无到有,从追赶到追上,协同创新让东风获得了核心驱动力。”
3、开放发展闯世界
2002年9月19日,东风与日产共同组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汽车行业最大对外合资重组案。集团新一轮国际化战略思维将东风推向了国际合作的前沿。面对全球汽车巨头抢滩中国的压力,东风公司毅然确立了“开放合作、自主发展”的战略思维,开启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的合资重组。至2005年,东风与法国标致雪铁龙、韩国起亚、日本本田等组建合资企业,积极推进双方在资本、技术、人员等领域的国际合作。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是东风集团走向国际的开路者。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邱现东告诉记者,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组建了一套与法国公司同时并行的研发体系,始终保持与法国引进车型同步改进,迅速掌握了雪铁龙系列车型的核心技术。
从自主创新到合作跨越,东风实现了从无到强的飞跃,更是从开放自主到自主开放的跨越。
创新一定是有痛苦的
2014-11-05 来源:东方企业家
创新一定是有痛苦的,但是痛苦的深浅完全在于对目标受众的内心挖掘和感受的深浅来决定的。
杨柘,华为中国区消费者业务CEO
我对创新的概念相对要保守一些。为什么说“保守”呢?不能够因为要创新而创新,创新的目的,实际上你的目的是决定了手段。首先,不会为了创新而去做创新的事情。重要的是判断这一个事情,是不是真的是创新,不是看你自己怎么去判断他,而是当你角色互换成你的目标人群怎么看。当你的目标人群认为是创新的时候,他才会创新。
作为你自己公司里面,你认为这是创新,实际上某种角度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自嗨。自嗨的创新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我对创新的理解是这样,如果换句话说的痛快一点,如果阿司匹林能够很好的治疗头痛的时候,你就不必找到更好的药把这个病给压下去。
创新一定是有痛苦的,但是这个痛苦的深与浅完全在于你对你的目标受众的内心挖掘和感受的深与浅来决定的。如果你对于通过自己掌握的消费者的各种大数据,通过你掌握的消费者的洞察和感知越深刻,越接近你的目标受众群的内心所思所想,那么你的这个创新(我所谓的创新还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你有充分的同理心的时候)不会是痛苦,一定是幸福。痛苦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你的修为不够,或者对你的目标受众感知不深带来的一种负作用。
现在各种各样的媒体确实太丰富了,种类繁多。在因特网爆发之前,从我大学毕业就在从事营销,等于是营销伴随着我整个的职业生涯。我们把它分为两段来看:第一段,因特网爆发之前,基本上你的广告营销投入就是报纸、杂志、电视、广播、户外,基本上是这几个方面。如果把这个比喻成为作料的话,可能就是“葱、姜”,而突然因特网爆发了,你会发现除了作料之外还有了更多的木耳、香菜什么的。
在执行过程之中,不同的团队组成成员会过度依赖自己所依据的这一个方向。比如:我做因特网投放的人,我会完全相信因特网一个投放,就可以完全干掉所有其他的。这样的话,你相当于用一个作料去代替了其他所有。如果在这个过程之中,不变初心,你原始的营销定义、原始的营销策略,通过这个产生真正的压强效应,而不是变成一个分散的。
如果我们用10个手指头,摁住10个跳蚤的话,可能每一个跳蚤都很难真正地摁住。这是现在对于每一个营销管理者非常大的挑战,如何在纷纭复杂的情况之下挑选出恰当的作料组合去直达有效地跟你的目标客户沟通。因为这个菜不是你认为好,而是你端上来之后,品尝的顾客开心到心里。这个我觉得是在移动互联的时代对于营销从业者最大的挑战。
角色互换很重要,就是你敢不敢于作为营销从业者上市之前写下上市之后谁买你这个产品。如果你敢于把它写下,成为呈堂证供,三个月之后我们去看这个和你之前是否相似。当你有这个信心、信念、决心可以把它做到,你就会发现你的整个营销组合和ROI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我还是相信做事情应该是“以终为始”,而绝不能够“以始为终”。这些人是不是你的有效的群体,广告强调的是“由小到大率”而不是我真正的GRP是多少,真正的数值是多少,那样其实是对于营销工作的一种粗放。
营销本身是一种体系化的哲学、体系化的思维方式。所以ROI一定要考虑,否则营销人就会成为败家子,你也会成为千夫所指。但是更重要的是,你是不是真的去做了这个角色互换,就是用同理心的方式思考:我这样的投放、这样的做法,是否能够打动我的目标客户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