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日本科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4年10月7日,该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3名获奖者分别为85岁的日本明城大学教授赤崎勇、54岁的名古屋大学教授天野浩和60岁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中村修二,中村修二为美国籍。此前广受关注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华裔教授杨培东和斯坦福大学华裔教授张首晟无缘诺奖。日本的这3名科学家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通过半导体导出蓝色光束,为照明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根本性转变。
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从半导体中发现蓝色光束,于是他们引发了一场照明技术的重大变革。没有蓝色光束的红绿二极管,就无法造出白光。尽管付出很多努力,但是30年来,蓝色LED依然给科学界和生产方带来不少挑战。
但是他们在别人都失败的时候取得了成功。赤崎勇与天野浩在名古屋大学一同合作,中村修二则受雇于在日本德岛的日亚化学公司。他们的发明是革命性的。爱迪生的白炽灯泡点亮了20世纪,而21世纪将闪耀在LED之下
白色LED灯发射出明亮的白色光束,不但持久并且高效。通过每单位电机输入功率(以瓦特为单位)中更高的光通量(以流明为单位),它们不断得到更新。最近的一次纪录便达到300lm/W,这相当于16个普通灯泡、近70个荧光灯。
全世界大约四分之一的耗电量是用于照明的,而LED的出现便为节省地球资源做出了贡献。同时,由于LED可以持续高达10万个小时,和白炽灯泡的1000个小时以及荧光灯的1万个小时相比,LED又帮助节省了材料的消耗。
世界上缺乏电网的人口将超过15亿,LED灯的出现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因为LED的低功耗,一些当地的廉价太阳能就足以达到要求。
蓝色LED的发明仅仅20年,但是在以全新的方式创造白灯方面已经贡献颇丰,造福人类。
诺奖物理学获奖者的人物介绍:
赤崎勇,1929年生,日本工程学、物理学家,曾任松下电器研究员,现任名城大学终身教授、名古屋大学特聘教授。赤崎勇开发了氮化镓结晶化技术,并完成世界第一个高亮度的蓝色发光二极管。
天野浩,1960年生,日本工程学家,专长半导体器件制造,现任名城大学、名古屋大学教授。曾与赤崎勇合作,完成世界第一个高亮度的蓝色发光二极管。
中村修二,1954年生,日裔美籍电子工程学家,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与青紫色激光二极管的发明者,世称“蓝光之父”。现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他于1993年在日本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Nichia Corporation)就职期间,基于GaN开发了高亮度蓝色LED,从而广为人知。当时,开发一种蓝色LED被认为是不可能的,此前的20年间只有红色和绿色LED。中村修二教授的创新使得LED生产商能够生产三原色(红、绿和蓝)LED,从而使实现1600万色成为可能。或许最为重要的是,LED行业利用这种新技术来开始白色LED(半导体生态光源)的商业化生产。
德国、美国三位科学家获得201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2014年10月8日,该年度的诺贝尔化学诺奖得主:埃里克·贝齐格,斯特凡·W·赫尔和威廉姆·艾斯科·莫尔纳尔。
贝齐格来自美国,赫尔是德国的物理学家,莫尔纳尔是美国的化学家,而这三位获化学奖理由是表彰他们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
针对此次颁奖理由不够化学更像物理学科内容的争议,诺奖官方Twitter称:算上今年,已经有38个人因为物理化学领域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了。
埃里克·贝齐格(Eric Betzig) 1960年1月13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美国神经科学家、发明家、应用物理学家,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带头人。他先后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系和康奈尔大学的工程物理学博士专业,1988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后在贝尔实验室工作。其主要贡献是研发了用于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的光学成像工具。
斯特凡·赫尔(Stefan W. Hell) 1962年12月23日生于罗马尼亚阿拉德,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之一。于1981年进入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并于1990年获得海德堡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位于德国海德堡的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1993年至1996年在芬兰图尔库大学的物理医学系从事研究工作,1996年,被授予海德堡大学教授资格,1997年,成为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在哥廷根的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2003年至今,黑尔也是位于海德堡的德国癌症研究中心高分辨率光学显微技术部门的主任。
威廉·莫尔纳尔(William Esco Moerner) 1953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普莱森顿,化学家,单分子光谱和荧光光谱领域的著名专家,现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哈利·S·莫什讲座教授。1975年,毕业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1982年,获得康奈尔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81年至1995年,在IBM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荷西的研究中心担任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1993年至1994年,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担任访问客座教授,1995年至1998年,在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大学担任杰出教授,1998年至今,在斯坦福大学担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