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雷”不再“伤”人
天津市河西区滨湖小学
作者:钮兰皓 任新航
辅导教师:丁志平
项目简介
现在城市中养狗的人越来越多,人们日常出行,不经意间就可能踩上一脚宠物拉的粪便,所以,很多人出门走在路上,总是不敢随意欣赏美景,要不时地低下头看看脚下,生怕一不小心踩上“地雷”,好心情也变成了大烦恼。狗也会患有肠道寄生虫病,它们还会通过粪便传播,更可怕的是,狗的疾病会传染给人类。所以说,这一脚踩上的不但是狗狗的排泄物,有可能是布满病毒的“地雷”呢!
天津市河西区天塔居民区始建于1983年,现有常驻居民4000余户,为了解天塔地区宠物豢养情况,以及饲养者对粪便处理的方式、周边居民对清理宠物粪便的态度等问题,我们在天塔区,以现场采访和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并针对此问题提出我们的的想法,解决此类问题。
寻找板桥农村的小池塘
江苏省南京市板桥中心小学
作者:陈方劼元
辅导教师:徐光才 方丽 陈露
项目简介
1、项目摘要:小池塘到底有什么用呢?为什么要把小池塘填平?小池塘没有了,对我们的生活有影响吗?我们展开了寻找板桥地区小池塘的科技活动,首先进行了板桥地区小池塘的调查1:小池塘的作用,(通过对比近三十年小池塘的),调查。
2:小池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结合小池塘的湿地效应进行了对比实验,并得出结论:板桥地区的一个个小池塘形成了板桥地区的小湿地是气候环境,这些池塘可成为板桥地区气候调节器与指示器。
3、该项目的选题是怎样确定的:早几年前,我家就拆迁了,全家搬进了又漂亮又整洁的小区生活。虽然那时候小,但我还记得住在农村时,家门口就有一个小池塘。
4、设计(或研究)该项目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小池塘到底有什么用呢?为什么要把小池塘填平?小池塘没有了,对我们的生活有影响吗?我们展开了寻找板桥地区小池塘的科技活动。
5、该项目的研究过程:①调查一:小池塘的作用,②调查二:小池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③分析:板桥地区的一个个小池塘形成了板桥地区的小湿地是气候环境。
6、该项目应用了哪些科学方法、科学原理:小池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结合小池塘的湿地效应进行了对比实验,并得出结论:板桥地区的一个个小池塘形成了板桥地区的小湿地是气候环境,这些池塘可成为板桥地区气候调节器与指示器。
7、该项目的主要贡献(创新部分):众多池塘与其它水系形成的湿地作用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8、他人同类研究的情况调查:板桥地区的小池塘的湿地的水分蒸发和植被叶面的水分蒸腾,使得湿地和大气之间不断地进行着能量和物质交换,从而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水量。
9、进一步完善该项目的设想:南京市气候呈现弱热岛效应。城郊日平均差0.5℃.从我们的调查数据中印证了这一点。而越靠近小池塘,温度还会降低一些。小池塘越多,越能改善地区的小气候。所以,建议在合理规划土地使用时,适当的保留部分池塘,用作观赏。也为一些野生的动物安个家。
昆明市停车难问题解决方案
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作者:张新健
辅导教师:李承武 苏云花
项目简介
摘要:我家所在小区停车非常拥挤,父母下班常因为小区内车位紧张,不得不一直在小区内兜圈找位停车。有时冒着被贴罚单的风险,把车停到小区外的道路上,因此我针对问题展开调查。
研究目的:通过实地调查,网络搜索资料,掌握昆明市停车难问题的基本情况,找出存在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希望能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研究方法:文献检索、实地调查、访谈。
调查过程:发现问题、调查记录、借鉴办法、研究分析、提出建议、得出结论。问题解决的必要性:①从交通角度来看,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使路面行车更加畅通,秩序井然。②从公共事业发展来看,解决了停车,也就解决了一部分民生需求,方便并造福了老百姓,也成就了政府的事业,加强了声誉。③从市民角度来看,无论是小区还是市面,不再有停车难的困扰,使其能放心的工作、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增加幸福指数。④从社会安定来看,困扰市民的一大难题解决后,能减少对政府的不信任,增加对政府的支持度,这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结论与建议:①把市政道路分为三别。一级路,属于24小时繁忙,商业中心,狭窄道路,单行线,不得设立停车位。二级路,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段拥堵路段,次商业中心,娱乐,公园,办公中心周边道路,在晚间十点至第二天六点前可规划出一些限时车位供给停车。三级路,路面通行率不高,路面宽阔,偏僻道路,可在路边设置全天候停车位。②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交通的建设投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使之便捷,迅速。③白天,各小区开放停车场面向社会,供给社会车辆停泊;夜间,各公共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学校操场,各类厂矿向周边小区居民开放,供给车辆停泊。④进行老旧城区路网改造,投入一定的市政资金进行停车场的建设。⑤政府政策法规的有针对性的制定,新建小区每套房的配套车位不得少于国家标准,新建小区必须建设一部分面向社会车辆的停车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