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式變焦鏡片
香港特别行政区博愛醫院鄧佩瓊紀念中學
作者:胡曉晴
辅导教师:劉穎詩
项目简介
1、项目摘要:以液體的壓力,調節透明薄膜的表面弧度,以改變鏡片的焦距,達致變焦效果。
2、项目选题:根據老師的指引,要我們研究有助生活的發明,而我看到爸爸受老花困擾,一般變焦鏡片的設計,令他要經常除下,戴上眼鏡,非常不便,於是我想有一個可以變焦的鏡片,幫助他就好了。
3、设计目的:解決長者「老花」問題,所帶來的視覺障礙。
4、研究过程:搜集資料→設計→購買材料→製作樣本→測試→改良→完成。
5、科学原理:物理:光學,液壓原理。
6、主要贡献(创新部分):可用於不同範疇,如相機鏡頭、用於微細工作的工作鏡、望遠鏡、顯微鏡等。
7、同类研究的情况调查:市面一般的老花鏡片的不能變焦,這發明的變焦範圍較廣闊,靈活,具適應性另外市面上亦有變焦產品:但是利用雙液體,加上改變電流來變焦,通常只應用於眼鏡。
8、进一步完善的设想:找出更清晰,質素更好的物料,如矽膠/液態矽;加上電子技術令變焦效果變得自動化。
激光衍射测距仪
上海市七宝中学
作者:倪文宇
辅导教师:季忠刚
项目简介
1、摘要:本项目利用光栅方程,创新将其应用于测距,研究激光衍射测距效果的实现与改进,研制能够取得较好效果的测距仪。本文采用提拉镀膜法制作了光栅,并利用此光栅制作了一套测距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造价便宜,且便于使用。实验验证该系统测量线性度非常好。利用此装置实测了实验室走廊25米内的一些距离,最大误差均小于2%。
2、选题:生活常常需要测距。用卷尺测量时难以拉直、容易下垂等缺点使测量不准,且不方便;而精确方便的激光测距仪常用于科学研究,价格也离日常生活有些遥远。高中物理课上老师讲到杨氏双缝干涉,想到是否利用其原理,做一款经济实惠又方便准确的测距仪?
3、目的和基本思路:目的:用激光通过光栅的衍射来测距。思路:利用杨氏双缝干涉公式Δx=λD/d测量x求得D,由光栅方程以及小角近似,得到条纹间距x正比于距离D。若能测得条纹间距x,就能测得发射端和接收端的距离D.。
4、研究过程:1)用双缝干涉实验和光栅衍射实验验证原理的可行性。2)选取和制作合适的光栅用于测距装置。3)制作简易衍射测距仪并验证测距效果。4)对装置的结构以及测量方法进一步优化。
5、科学方法、科学原理:科学方法:控制变量,逐差法取平均值处理数据,列表法、作图法分析数据。科学原理:利用光栅方程实现测距。
6、创新点:物理中的光栅方程广为人知,但先前这一原理从未被运用于测距,本课题创新地将其运用于测距领域,并取得了直观方便准确的测量效果。
7、他人同类研究的情况:调查检索中虽有利用激光测距的研究方面有相关研究报道。但其中没有利用光栅衍射原理和光栅方程公式实现测距的研究。
8、进一步完善该项目的设想:目前使用的直接测量法和Δx不变量法都存在近处或远处测量的一定局限性,设想能否通过一定的方案和优化将两者结合统一,互相弥补,从而获得一种经济实惠又同样方便准确的新的测距手段和测量仪器。
PhyMo:交互式物理实验仿真软件
北京市第二中学
作者:彭博
辅导教师:王海生 何亮 王丹力
项目简介
走入中科院软件所实验室后,在参与幼教软件测试的工作中,思考是否可以将幼教软件界面简单、交互便捷、易于使用的特点应用到操作复杂的中学物理实验仿真软件设计上,使物理实验仿真软件能够真正有效促进中学生物理学习,让中学生在使用时更加专注于物理实验本身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而不是软件的使用方法。
首先,对目前主流物理实验仿真软件进行调研,并对其优劣进行对比与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使用者对这类物理实验仿真软件的不同看法及意见,为以后对物理实验仿真软件的设计提供参考。在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交互式物理实验仿真软件进行交互方式、系统界面以及实验内容的设计,力争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加简单的物理实验仿真软件。在设计完成之后,按照设计对软件进行编写、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对每一个功能进行更详细的设计并逐一实现。在开发完成后,对软件进行测试工作,修复其中存在的问题,优化系统性能,对软件功能进行进一步完善。最终完成物理实验仿真软件:PhyMo。
本项目具有以下特点:1、以学习者的角度进行实验设计,加入拓展和探究实验。用户可以通过改变物理参数来达到不同的实验效果,可以查看数据表格以及数据图线查看实验结果,可以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归纳、得出结论,使其可以更深入地掌握所学知识。2、采用笔交互方式进行软件操作,减化操作步骤和流程,参数选择与值的确定均用笔势操作完成。3、界面简洁,结构布局合理清晰,易于使用者使用。4、软件可以模拟现实和理想环境下的实验过程及结果。5、为实验仿真软件的设计开发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思路:界面简单、操作便捷、易于使用、探究内容丰富、以学生学习为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