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非常成功
通用技术网www.tyjs.org根据网络综合报道
2013.6.20
二○一三年六月二十日上午十时,中国神舟十号太空授课成功举行。太空授课的主讲人为女航天员王亚平,聂海胜为辅助授课,张晓光担任太空授课的摄像师。
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展了五个失重状态中的基础物理实验,此次太空授课活动安排的实验项目,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
此次太空授课活动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教育部、中国科协共同主办,太空授课地面课堂设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具备与神舟十号航天员双向音视频通话互动的能力。同时,教育部还组织了包括少数民族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港澳台地区学生代表在内的33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了这次太空授课地面课堂活动。航天员进行太空授课时,在教育部的通知下,全国有8万余所中学的6000余万名师生同步组织收听收看了本次太空讲座。
在大约40分钟的授课中,航天员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他们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物理原理,并通过视频通话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这次太空授课活动非常成功,全国各地反映非常好,很多教师因为工作关系,没有在当时收看,过后都回看了这次太空授课的视频录像。有关专家说,太空授课活动是我国载人航天飞行中首次开展的教育类应用任务,体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直接为国民教育服务的理念,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崇尚科学、热爱航天、探索未知的热情与梦想。
附相关视频:
http://news.qq.com/a/20130620/015643.htm?qq=0&ADUIN=474572680&ADSESSION=1371708895&ADTAG=CLIENT.QQ.3847_.0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shenzhoushihao/content-3/detail_2013_06/20/26610894_0.shtml 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全过程(完整版)
附件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收看
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的通知
教基一厅函[2013]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已于近日成功发射。为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我部与中国载人航天办、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由中央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请各地认真组织收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播出时间
6月20日10:04—10:55,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CCTV-1)首播。
二、听课对象
初中、高中学生
三、授课内容
太空环境下的科学实验
四、工作要求
1.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学要高度重视,妥善调课,组织收看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因故无法于直播时段收看的,可随后组织收看重播或登陆教育部门户网站(www.moe.gov.cn)“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专栏,收看授课视频。
2.各地中学可围绕太空授课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推动“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教育活动和中学科技教育的有效开展,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教育部办公厅
2013年6月14日
附件2:
聆听“天籁”之音放飞科学梦想
——致全国中小学生
2013-06-20来源:教育部
今天,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太空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任务中首次在轨开展的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是一次重大科技实践活动,标志着我国在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道路上又迈出重要一步,更是推进航天与教育全面结合,提高国民素质的重大举措。
这是航天事业发展的辉煌一页。从神舟一号首次无人试飞,到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到神舟七号航天员太空出舱活动,到今天神舟十号航天员进行太空授课,二十多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舱内实验到舱外活动,从单个飞船飞行到两飞行器对接组合飞行,从实验性飞行到应用性飞行的历史进程。每一次突破,都给我们带来一次又一次成功发现的惊喜和激动,也让人类看到了地球之外另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另一种无限美好的希望。
这是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之所以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得益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大批杰出科技人才的培养,为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201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时指出:“没有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一个国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就是一句空话。”开展载人航天科普教育活动,反映出党和国家对提高青少年科技素养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认真学习科学知识,努力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用科学思想战胜愚昧落后,从小就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长大后才能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做出自己的贡献。
航天事业的发展,让人类突破了地球的束缚,开辟了宇宙探索的广阔空间。但我们不应仅仅满足于聆听航天员描述外太空的瑰丽和灿烂,更应该看到航天工作者为此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应该汲取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要有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有志向,才有奋斗的目标;有梦想,才有前进的动力。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学们要像航天英雄一样,把个人的理想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结合,把个人的价值融入到社会发展的洪流中,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璀璨的成功之花!
要爱学习。学习是通向真理,通向知识,通向光明的根本途径。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黄金时期,同学们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既要勤学书本知识,又要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劳动,还要勤于思考,这样才能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才能够将高远的志向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要有毅力。纵观古今中外,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注定是充满崎岖坎坷,饱尝艰难曲折。同学们要养成笃实好学的习惯,卧薪尝胆的意志,创新探索的勇气,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在风雨中磨砺,这样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同学们,在今天的太空授课活动中,大家和航天员老师一起共同见证失重环境下奇妙的物理现象,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希望你们能够以这次活动为新的起点,以航天工作者为学习的榜样,在求知的道路上刻苦钻研,百折不挠,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成长为祖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有用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注更多技术新闻请回到首页《通用技术网》点击《技术新闻》栏目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