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图样的绘制在技术1的教学内容中,是比较抽象并且难以理解的,然而它又是表达与交流设计构思、设计方案的一种常用的工程技术语言。我们再来研讨制图课。老师,请您谈谈对制图课的建议。
教师1:制图课包含了了解各种常用的技术语言、学习机械制图原理与技能、其主要部分是机械制图。制图课是通用技术课里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在设计制图课型时,除了研究它作为一项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研究的所体现出来的技术语言的特性。这就是通用技术课里的制图课相对于数学课里的制图课的区别之一。
在数学课里,其三视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掌握三视图的原理,建立空间观念,主要是为了满足计算的需要。而在通用技术课里的的目标是: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线路图、效果图等常见的技术图样,能绘制草图和简单的三视图。其目的是为了能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主要是为了交流的需要。
我们在进行制图相关内容的教学时,不仅要学习它的绘图技能,还要注意他所规定的图形是如何呈现技术语言特征的。例如无歧异性、直观性、准确性、效率性、简明性、等等。通过机械制图学习、掌握技术语言的特性。另一方面,机械制图的教学,还具有教学学习技术语言方法的任务,要通过机械制图的学习学会学习技术语言的方法。
教学建议:
1.要时刻注意进行技术语言的教学,不要陷入具体制图原理、技能的教学中去,变成技术知识技能的教学。
2.设计的交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中要注意穿插案例,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采用小组活动等形式,采用口头语言、文本、技术图样、图表、模型、计算机演示、网页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此外,可组织班级之间的学生交流活动,有条件的可组织校际之间的交流活动。
3.对于技术图样的教学,针对不同的技术图样,有识读和绘制两类要求。教学中要侧重于培养学生识读技术图样的能力。对于学生“识读”能力的培养,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或者有关专业软件,还可以让学生识读一些实际的图样。关于草图基本画法的教学,教师要演示具体的画法,如如何握笔、如何徒手画线到基本图形的画法。
4.本主题的专业性比较强,比较抽象,难度较大。教学中可采用探究式和启发式教学,积极创设问题情景,注重感受与体验,关注情感发展,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2:制图课是发展和提高学生技术素养的好课型之一。我在制图课的教学中,以学生的操作学习为主,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都认真参与。前面各学习小组已经完成了确定设计方案、画出效果图、确定作品尺寸等工作。上节课又详细讲解了制图标准,包括字体、比例、图线、尺寸标注、制图工具的使用等规范要求,学生也作了相应的绘图练习。这节课我先利用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详细的展示、讲解三视图原理,使学生清晰的构建出三视图的概念,明确画三视图的规范要求和注意的问题,然后分组讨论各组作品的特点、形状、尺寸等,最后每人发一张绘图纸以及相应的工具,要求每人都要画出本组作品的三视图,并按要求画出标题栏,标明相应的绘图信息,为后面进一步的实物制作做好充分准备。这样学生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和效果图,用规范的三视图表达出自己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动手能力、识图能力等,学生的技术素养也就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提高。
教师3:我觉得在这类课型中,如何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形象化非常重要。如在《技术与设计1》正等轴测图中,我事前准备诸多典型的图例,大家越熟悉效果越好。从中挑选最合乎要求的,这样才能达到突出主题的效果。同时精心选择多媒体素材,集图文、声像的综合表现功能,这样就能有效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主持人:刚才三位老师分别就制图课分别就制图课谈了自己的体会和做法,下面我们来看几段制图课的课堂片段。
顾老师:三位老师的教学内容都是以制图为主的基础课,主要是使学生学会技术语言,并用技术语言进行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三位老师都能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选取了较好的课程设计和活动设计,能及时的与学生互动,恰当使用教具和学具,而且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资源,能围绕重点、围绕技术课程的目标展开教学活动,对这一章内容研究也非常深入,都体现了通用技术课程的特征,上的都非常精彩,当然老师们还可以对一些可以探究的知识点给学生留有探究空间,注意课程内容与整个技术课程的联系与呼应,将课程内容与技术设计联系起来,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使学生能充分掌握更多的确定性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