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必修1(广东版)学年教学计划
时间:2xxx——2xxx学年
科目:通用技术 年级:高一年级 课任教师:XXX
一、学生简要情况分析
通用技术对高一学生来说还是一门新课程,他们一方面对该学科热爱,另一方面对它又不重视。不重视的原因是因为这门不参加高考,学生知道不参加高考的课就不会重视。
整个年级的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是可以的,只有部分学生是比较的分进入我校,在招生范围上,本年级的学生也还是算合理的。
二、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1、完成《技术与设术1》最后二章半的教学任务;
2、注意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3、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外部补充;
4、注重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5、注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
三、教材内容分析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广教版的《技术与设计1》。本书分为5章。第一章先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了技术的起源、发展过程、对各方面的影响以及技术的基本属性等;第二章则从学生认知的角度来让学生学习“设计的基础”;第三、四、五章以“多功能书桌”的设计、制作和评价为主要线索,使学生通过经历一个完整的技术设计过程,学习技术与设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具体知识。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教材以学生身边较为熟悉的或者容易理解的例子来引入各种学习内容。例如:在教材开篇引入“技术”这个概念时,就以生活中常见的计算机、电视机、电话、圆珠笔等技术产品为例来引入;在第二章讲述定势思维和逆向思维时,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开瓶器为例;在第四章讲到浇铸模型时,以“电冰箱制作冰块”为例等。教材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如在第一章“技术的影响”里,较全面地论述了技术的双刃剑作用,并就此提出了“消除技术的负面影响,还要依靠设计和使用人的素养的全面提高……”;
第二章,在介绍设计师的优秀素质时,用爱迪生在发明灯泡的过程中,勇于进取、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经过1600多次的实验才获得成功的例子来说明技术创新不但要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还要具有不怕困难、不屈不挠的意志;而通过“对蝙蝠的仿生学的研究,从而设计、制造出雷达”的例子,引导学生领略技术世界的奥秘与神奇,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为满足学生不同水平和兴趣的需求,教材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许多的活动中,提供了多种方案供教学选择:在所设计的“参观与调查”栏目中,根据城市和农村的不同条件,提供了“蔬菜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技术”,“修筑大型水库技术”,“民用住宅楼的设计建筑技术”,“多媒体课室的设计与安装”等4项内容以供选择。
在第三、四章的“练习与活动”中,提供了“多功能书桌模型的设计”,“多功能拐杖的设计”,“一种复合农具的设计”,“幼儿识图教具的设计”,“机械猫的设计”等5个项目,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可以选用。
四、教学具体措施
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得学生能更好的接受和学习。
1、通过收集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素材作为课内教学内容的补充;
2、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活动,让学生在完成活动项目的过程中学习;
3、设计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动手项目,让学生力所能及的完成项目。
五、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分实验组,每组4~6人。介绍通用技术的课程意义与作用,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第二、三课时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2课时)
第一节:1、通用技术开设背景、课时安排及其教学评价;
2、技术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二节:设计是技术的关键。
第四、五、六课时
第二章设计的基础 (3课时)
第一节:做一名优秀的设计师;
第二节: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础知识;第三节: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
作业:读三视图制作模型
第七、八、九、十课时
第三章怎样进行设计(5课时)
第一节发现与明确确问题
第二节明确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条件与要求
第三节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第四节制定设计方案
在本章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纸桥模型设计。
第十一、十二课时
第四章 设计的实现——制作(3课时)
第一节 纸桥模型设计、制作
第二节 交流、优化、评价
作业:个性化镜框设计
第十三、十四课时
第五章设计的交流与评价(1课时)
第一节设计的交流与评价(个性化镜框设计)
第二节设计的保护
第十五课时:考试(1课时)
六、通用技术学科评价内容为
1、开卷考试40%
2、作业(三视图)10%
3、课堂表现10%
4、作品(2件,小组)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