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   农历乙巳年(蛇)   三月十九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本栏首页 - 技术新闻 >> 正文
中科院发明混凝上栽植物解决三峡大坝绿化难题
更新日期:2012-3-16    作者:新华网    编辑:admin    点击量:1471

中科院发明混凝上栽植物 解决三峡大坝绿化难题

2012-03-16 来源: 新华网

 


三峡工程的生态保护建设一直是中国非常重视的工作。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日宣布了一项成果,他们发明了在混凝土上栽种植物的技术,解决了在三峡大坝消落区域进行护坡绿化的世界性难题。

 

三峡大坝消落区域,是大坝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之间的一片区域,这一区域在低水位时的土地普遍存在坡体不稳、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

 

据了解,世界上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消落区域的护坡绿化至今仍是世界性难题。一般常见的处理方案是用钢筋水泥做堤岸工程,虽然见效比较快,但是存在坡土空穴、景观荒秃等弊端。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总园艺师刘宏涛研究员主导的科研团队,经过多次试验,找到了在钢筋混凝土里长出草来的办法,被认为是“低成本、环境友好”的解决方案。

 

他们几经试验,最终选定狗牙根作为护坡植物,然后采用特殊方式浇筑混凝土预制块,再通过技术措施使狗牙根穿透预制块的空隙后扎根坡土。

 

“狗牙根发达的根茎适应性非常强,它钻到了土壤深处,既耐水淹又能经受得住瘠薄的土壤,养护后形成的植被块就像一条绿飘带环绕大坝腰间。”刘宏涛说。

 

20105月始,三峡大坝升船机上引航道左侧高程165米至175米间边坡及下游隔流堤已采用这项技术,已应用推广了4万余平方米,历经大坝蓄水至175米及洪峰期内安全泄洪的考验,目前各项性能参数良好,稳定了三峡航道边坡,恢复了生态。

 

这项技术具有抗冲刷能力强,能有效防止土体被侵蚀;满足植物持续生长要求,绿化覆盖率能达到90%以上;施工快捷,不需要大型设备,维护也方便、经济等优势。


  上一篇: 研究发现鲸叫声能聚集成声纳
  下一篇: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测量到反氢原子光谱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需经管理员审核才能发表
  这可能是日本的技术,中国没有搞到手,只好自己研究。   [站长   2012-3-20]
  日本n多年前不是就开发出长植物的混凝土了吗?   [乐山近水   2012-3-20]

    页数:1/1
 
设为首页——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张从军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湘ICP备13001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