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农历乙巳年(蛇)   三月十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江苏版本 - 必修1教案 >> 正文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更新日期:2012-2-28    作者:网络综合    编辑:admin    点击量:1419

通用技术教案

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

通用技术网www.tyjs.org收集、整理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将技术的性质与技术设计联系起来,是由技术向设计过渡的小节。这节内容对本册教科书涉及的设计进行了界定,有选择性地对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技术与设计的重要知识进行介绍。它是本册教材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兴趣的关键内容。

  本节内容是让学生“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能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的同时,感受设计的重要性,对设计过程产生兴趣和学习的欲望。

  2.教材重点:理解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产生了一些设计的观念,但对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并不了解。而高一年级的学生较初中时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学生的辨证思维也在发展起来,本节内容可以为学生对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的理解打下了基础。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接触到一些设计方面的知识,有了一些有关的生活经验,但难以领会设计的丰富内涵。因此,形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2.了解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

3.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

 

过程与方法:

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发展辨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技术的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学策略

  1.采用“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让学生将技术与设计的辨证关系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2.通过案例分析,组织讨论,理解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以及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感受设计的重要性,领会技术与设计的辨证关系。

  3.通过举例、图片和实物展示,领会设计的丰富内涵。

  4.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资源准备

  1.收集手机和自行车演变的图片以及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的图片。

  2.准备一些实物如:手机、电熨斗和电吹风等。

 

六、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引领

学生活动

1

引入新课

PPT展示手机演变的图片或实物来创设教学情境

听讲、回忆

2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设计在技术发明中的应用)

1.组织学生以4人为一组互相讨论:(1)结合以上案例,谈谈设计对技术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价值。(2)设计促进技术发展的例子还有很多,你能想到哪些?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补充介绍:血管机器人和录音笔。

1.阅读后互相讨论并交流教材书写工具电动剃须刀案例,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举例。

2.听讲,参与讨论。

3

技术的发展离

不开设计(设计

在技术的革新

中的作用)

1.组织学生快速阅读后思考:富有创造力的设计赋予了技术新的品质,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

2.PPT展示自行车的演变图片,介绍自行车的发展史。讨论现在有哪些形式的自行车。

3.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经过了几千年,直到1888年才设计出这种安全自行车。为什么以前没有设计出来?

1.阅读教材案例环保餐具的设计,结合已有生活经验或知识举例:酒精能源、氢能源、太阳能的利用。无氟冰箱、无磷洗衣粉的设计、绿色设计等等。

2.听讲,参与讨论,回答有山地车、变速自行车、高档赛车、电力自行车、折叠自行车等。

3.思考、交流。

4

技术的发展对设

计产生重要影响

1.以手机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例,再结合教材灯具案例,说明技术是设计发展的平台。

思考、参与讨论、听讲

5

设计的丰富内涵

1.以学生的生活设计为例,问:是不是我们这本书里指的设计?

2.用电熨斗和吹风机实物说明技术设计的概念。

3.PPT展示技术设计和艺术设计图片,让学生进行区别,归纳出两者的侧重点。

思考、听讲

听讲、记忆

填写教材第27马上行动并归纳出:有些产品的设计既考虑到它实用的价值,也考虑到美观的要求。

6

巩固练习

组织学生分析教材第27练习第一题

应用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的知识进行分析。

7

小结

引导学生梳理本节内容,进行归纳。

归纳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

 

七、教学反思

在处理教材时,对内容我老师应作一些调整,如果原原本本按照教材提供的案例进行教学,学生肯定提不起兴趣,这在上第一章第一节内容内容“技术的价值”第一节课时已有过教训。于是,对课本的两个案例“书写工具、电动剃须刀”和“环保餐具的设计”,我将它们作为学生的课堂阅读范例,因为这两个案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容易打开学生的思路。其中,“电动剃须刀”涉及到了电机微型化技术,而血管机器人的技术设计刚好是热门话题,清华大学已经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最细的马达。我便向学生介绍了血管机器人和录音笔的设计。果真,学生非常感兴趣。对第二个案例,涉及到一个环境保护的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学生很容易理解设计对技术创新和技术革新的重要性。

教学中我没有用课本上“达•芬奇的飞行器”的案例,而换成了安全自行车例子。我没有想到的是,我没有用到的这个案例,但是学生在思考类似的案例时,就用到了图中的直升飞机的螺旋桨技术的例子。而且说得头头是道,让我忍不住当堂喝彩。这也说明了,课本上的有些内容,即使我们不讲,学生自己也会阅读,而且也会进行思考。

上通用技术这一门课,学生很感兴趣,希望老师多给他们呈现课本上没有的资源。这给我们通用技术课的老师很大的压力。因为,如果老师原原本本呈现教材上的内容,学生是不会满意的。这就要求我们技术课的老师在生活中要有技术的眼光,做有心人,多收集有关的资料辅助我们的教学。然而如何体现本模块的“做中学”,在现有的资源还不充分的条件下,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迫切的问题。


  上一篇: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下一篇: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需经管理员审核才能发表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设为首页——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张从军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湘ICP备13001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