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穿上钢板防弹衣
原载:《中国中学生报》 (可作为“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案例)
温州七中陈建宏老师 提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军队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进行了大规模的战略轰炸。空军每天都要派出大批的轰炸机执行任务,可返回时却损失惨重。最高指挥部对此伤透了脑筋:要降低损失,就得将防弹钢板焊到飞机上;倘若给整个机身“穿上”钢板“防弹衣”,势必影响战机的速度、航程和载弹量。为了破解这道难题,军方决定求助数学家亚伯拉罕•沃尔德。他答应帮忙,而且处理的方法很简单:他把制作好的统计表发到地勤技师手中,要求他们把返回的飞机上的弹洞位置,填表上报;接着亚伯拉罕•沃尔德在一张铺开的大白纸上画出一个飞机的轮廓,将那些小窟窿一一标上去。最后大家发现,除了飞行员座舱和尾翼两处是空白外,机身上下弹痕累累。
数学家简单明了的图示使在场的人恍然大悟。座舱中弹意味着飞行员丧命,尾翼被击中将导致飞机失去平衡而坠落。轰炸机如果这两处中弹,十有八九是回不来的。因此,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给座舱和尾翼这两个部位焊上钢板。
亚伯拉罕•沃尔德意味深长地指出:明显违反规律的地方,往往就是问题的关键点。用科学方法从实践中提炼出的规律,堪称致胜的法宝。
关注本网更多技术案例请回到首页《通用技术网》点击《案例计划》栏目
本资源为本网站独家发布。
转载申明
本网为免费通用技术网,本站独创内容,未经本网授权,任何个人、企业、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转载、转贴或者以其他方式复制用于商业目的。
转载或引用本网站上所有内容,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 用于商业目的的必事先经过本网同意;
(2) 非用于商业目的的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作为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原则上也须经本网同意。
(3) 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
(4) 转载或引用本网站所有内容须注明“转自通用技术网www.tyjs.org。”字样。
未经同意转载,一经发现,法律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