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程的优化
1、流程优化的涵义:A
在设计和实施流程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这种对流程修改的过程,叫做流程的优化。
目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安全生产等。
2、流程优化与设备材料等之间的关系。对简单案例进行分析,说明流程优化应考虑的主要因素:B
○1工期优化:例——书本P55(制作台灯的工期优化)
○2工艺优化:例——书本P55(法兰加工工艺优化)
○3成本优化:例——书本P56(配送路线安排的成本优化)
○4技术优化:例——书本P57(银行自动取款机的发明)
○5质量优化:例——书本P58(洗衣流程的优化)
注:工期优化目的是为了缩短加工时间。主要手段是在不改变工艺的条件下,将某些环节的串行改为并行。
流程优化的条件:B
⑴内部条件:对流程内在机理的深入了解。
(例:对洗涤原理的了解,就会在流程中安排两次漂洗)
⑵外部条件:流程优化要建立在“设备”、“材料”、“工艺”水平提高的基础上。
(例:只有在具备锻压设备时,才可能将法兰盘的加工改为少量切削加工)
⑶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3、对简单流程进行优化,说明优化方案的特点:B
对一个流程的优化,可以是整体的全面优化,也可以是对某一个指标进行优化。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某一个指标得到了优化,而使另外的指标下降了。比如,技术优化,可能使成本提高。成本优化了,也可能使质量下降。因此,在进行流程优化时,要综合平衡,以取得整体优化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