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05-0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18时00分,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489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基础改进研制而成,主要承担着我国空间站舱段等重大航天发射任务。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全长约53.7米,芯一级直径5米,捆绑4个直径3.35米助推器,整流罩长20.5米、直径5.2米,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液氢和煤油作为推进剂,起飞质量约849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22吨,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验证了火箭总体方案、各分系统方案的正确性、协调性,突破了大尺寸整流罩分离技术、大直径舱箭连接分离技术、大推力直接入轨偏差精确控制技术等一批新技术,为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
据介绍,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进场以来,与先期抵达的空间站核心舱初样产品等共同参加了发射场合练。3月下旬合练结束后,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全面转入首飞准备。
据统计,自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以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先后组织实施16次重大飞行任务,全部取得成功。
此次发射的运载火箭及搭载的试验船和试验舱,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第二研究院抓总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31次飞行。
后续报道: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在轨工作正常 8日将返回地面
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快讯(记者 倪伟)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该集团研制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2020年5月5日搭乘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升空后,按照既定计划完成了太阳帆板展开及捕获太阳、中继天线展开并建立中继通信链路和四次自主轨控等一系列工作。
目前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姿态稳定,供电、测控链路等均正常,整船状态良好,在大椭圆轨道上正常飞行。后续按照计划还将实施3次轨道提升,并最终于远地点制动后再返回预定落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昨晚在长征五号B首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将于2020年5月8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2020年05月08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2020年5月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2020年5月8日13时49分,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今天12时21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控制试验船完成返回制动,进入返回轨道。13时33分,服务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13时49分,试验船返回舱安全着陆。搜救分队第一时间发现目标并到达着陆现场开展处置,经现场确认,舱体结构完好。
试验船于5月5日18时00分,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在轨飞行2天19小时,完成了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验证了新一代载人飞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热、控制、群伞回收及部分重复使用等关键技术。
新一代载人飞船是面向我国载人月球探测、空间站运营等任务需求而论证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天地往返运输飞行器,具备高安全、高可靠、模块化、多任务、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提高我国载人飞船的乘员人数和货物运输能力。试验船采用返回舱与服务舱两舱构型,通过配置不同的服务舱模块来适应近地空间和月球探测任务。
说明:有兴趣的可以点“下一页”看看“长征五号B和长征五号的区别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