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如图所示是一种拉力装置示意图。在力F作用下,滑杆1的移动通过连杆1带动摆杆摆动;摆杆的摆动通过连杆2带动滑杆2的移动,从而克服阻力P。此时在力F作用下,滑杆1、连杆1、连杆2、滑杆2的主要受力形式是
A.滑杆1受弯曲与受压、连杆1受压、连杆2受拉、滑杆2受弯曲与受拉
B.滑杆1受弯曲与受拉、连杆1受拉、连杆2受拉、滑杆2受弯曲与受拉
C.滑杆1受弯曲与受压、连杆1受压、连杆2受压、滑杆2受弯曲与受压
D.滑杆1受弯曲与受拉、连杆1受拉、连杆2受压、滑杆2受弯曲与受压
答案为A。
【解析】本题考查构件的受力,构件根据其受力的特点及形变、运动的变化或趋势,可以分为受拉、受压、受弯曲、受扭转、受弯曲.构件因推、挤而运动,则构件受压;构件因拉拽、拖带而运动,则构件受拉;构件受力和构件的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构件受弯曲;如果构件两端是铰连接,则构件是二力杆,其受力只有受拉和受压两种情况,根据其运动状态可以进行细分。可以看出图中连杆1、连杆2都是二力杆,图中滑竿1在力F的推挤下往左运动,使得连杆1右边的销轴往斜上方移动,左边的销轴往斜下方移动,则滑竿1受弯曲与受压、连杆1受压;图中摆杆右边的销轴随连杆1往斜下方运动,在摆杆的作用下,摆杆左边的销轴往斜上方运动,从而带动连杆2右边的销轴往斜上方运动,故连杆2受拉;连杆2往斜上方运动,带动滑竿2往右运动,故滑竿2受弯曲和受拉。综上,本题答案为A。
7.如图a所示是一款软皮椅,其生产流程如图b所示。下列对该流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备料、开料、组装是串行工序 B.制架和裁面料环节可以互换
C.裁面料、裁海绵、制架是并行工序 D.制架环节可以细分为若干环节
答案为B。
【解析】本题考查流程图分析。A选项根据流程图和生活实际,备料、开料、组装由一串箭头顺次连接,是串行工序,故A对;B选项根据流程图可知,“制架”后面是“喷胶、黏胶”,而“裁面料”后面是“扪面料”,故虽然“制架”和“裁面料”是并行环节,但是二者是不可以互换的,故B错;C选项根据流程图可知,“裁面料”、“裁海绵”、“制架”三个环节都是从“开料”环节流出来的,结合生活实际可知,三个环节可以安排不同的人同时进行,是并行工序,故C对;D选项环节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同一个事情划分为不同的环节,故“制架”环节还是可以按照某种标准进行细分为若干环节的,故D对。综上,本题答案为B。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孝襄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综合考虑建设成本、生态保护等目标,体现了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
B.丁谓修复皇宫所采用的解决方案,使烧砖、运输建材和处理废墟任务协调起来,一举三得,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C.高铁技术是多种学科、多方面知识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综合性原则
D.农业间作套种的技术水平、田间管理等是农作物种植增产增收的影响因素
答案为D。
【解析】本题考查系统分析的三大原则和系统优化的影响因素和约束条件。A选项根据题干描述,孝襄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多个目标,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综合性原则,而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是先整体再部分,先全局再局部,和题干描述不相符,不能体现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故A错;B选项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指的是系统分析的结果是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计算得出的,而该选择项的描述中并没有和计算相关的描述,故不能体现出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故B错;C选项根据题干描述,高铁技术十多种学科、多方面知识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的是技术的综合性,而不是系统分析的综合性原则,故C错;D选项根据题干描述,农业间作套种的技术水平、田间管理等对农作物种植增产增收这一系统目标有重要影响,且可以认为调整,属于系统优化的影响因素,故D对。/综上,本题答案为D。
补充说明,该题目中选项几乎都出自课本中的案例,所以也提醒我们,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忽视课本的重要性。
9.某供水系统,当管网水压发生变化时,变化的信息通过微机处理,使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发生变化,进而改变水泵电机的转速,使管网水压自动接近需要的水压。下列关于该供水控制系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变频器出现故障,会引起水泵电机工作不正常,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
B.管网水压自动稳定在需要的水压值,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
C.该系统没有检测装置,控制方式是开环控制
D.用户用水量变化是该控制系统的干扰因素
答案为C。
【解析】本题考查系统性质和控制系统的分类以及干扰因素的概念。A选项根据题干描述,变频器故障,会引起水泵电机工作不正常,是该供水控制系统中的一部分对另外一部分的影响,即“部分”影响“部分”,所以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故A对;B选项管网水压自动稳定在需要的水压值,是该供水控制系统的功能体现,故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故B对;C选项根据题干描述,该供水控制系统能够使官网水压稳定在需要的水压值,属于恒定输出的控制系统,因此属于闭环控制系统,而不是开环控制系统,故C错;D选项干扰因素是指在控制系统中,除输入量和给定量意外,所有引起输出量发生变化的因素都是干扰因素,而用户用水量的变化会影响管网水压,故用户用水量的变化是干扰因素,故D对。综上,本题答案为C。
10.为方便人们出入,一些医院、宾馆等场所都安装了自动门。当人走近门时,红外装置检测到人体热辐射发出的红外信息,控制电路接收信号并发出指令,启动电动机将门打开,反之门关闭。下列关于该自动门控制系统的分析中说法正确的是
A.红外装置起反馈作用 B.电机的转动是被控量
C.被控对象是医院、宾馆等场所 D.门的开启或关闭是输出量
答案为D。
【解析】本题考查控制系统分析。题目所描述的是自动门控制系统,所以该系统控制的是门的打开或关闭,所以被控对象是门,门的开启或关闭是输出量,在该控制系统中,没有检测装置检测自动门的打开或关闭状态并反馈给控制电路,故该控制系统是开环控制系统,也就不存在反馈现象。另外,电动机的启动是门打开的直接原因,故电机是执行器,电机的转动是控制量:电动机接收控制电路发出的指令并启动,所以控制电路是执行器,而红外线检测到的人体热辐射发出的红外信息是输入量,故可知A、B、C选项均错,D选项对。综上,本题答案为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