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获诺贝尔奖集锦
通用技术网www.tyjs.org站长根据网络资料综合整理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获诺贝尔医学奖
2016-10-03

据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16年10月3日中午11时30分,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颁布揭晓,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荣获该奖项。
当大隅良典接到得奖通知时感到很惊讶,他说:“我很惊讶,我在我的实验室。”
据悉,大隅良典专长生物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领域。最知名的成就,是阐明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和生理功能。2013年,大隅良典就曾和东京工业大学教授水岛升成为生理及医学奖有力候选人,二人证明了生物蛋白质在体内被分解、再利用的“自噬性”机能。
此前,大隅良典所带领的研究小组宣布,他们成功探明了细胞自噬的启动机制。本次研究对预防和治疗由细胞自噬引发的癌症及神经类疾病有重要意义。据悉,这一具体成果已于2016年7月11日刊载在美国知名科学杂志《Developmental Cell 》上。
自噬是细胞吞噬自身细胞质蛋白或细胞器的过程,细胞借此分解无用蛋白,实现细胞自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
细胞自噬除了能够分解细胞内的老化物质及有害物质,维持身体健康外,不少有冬眠习性的哺乳类还会利用这一现象,让细胞内的物质再生以此维持生命。
上世纪80年代末,大隅良典曾用一种微生物酶,成功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内的自噬过程,但该现象的具体机制一直未能探明。
人物经历
1967年和1974年,在东京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以及理学博士学位。
1974年至1977年,在美国纽约的洛克菲勒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1977年,大隅良典回到母校,日本东京大学担任研究助理,直到1986年被校方委以教职,1988年升为副教授。
1996年,大隅良典搬到日本冈崎,在日本国家基础生物学研究所工作。1996-2009年,任日本国家基础生物学研究所教授。[3]
2004年至2009年,在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担任教授职位。[2]
2013年,大隅良典就和东京工业大学教授水岛升成为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候选人,二人证明了生物蛋白质在体内被分解、再利用的“自噬性”机能。[4]
2016年10月,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研究方向
大隅良典其专长生物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领域。
研究贡献
大隅良典在有关细胞“自噬作用”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为阐明细胞适应环境的机制、“自噬作用”原理及其生理意义作出重大贡献。
获奖记录
曾获得盖尔德纳国际奖及日本人第2座威利奖。由于相关论文被大量引用,因此名列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
2006年,获得日本学士院奖(日本最高学术奖)。
2012年11月,获得2012年度日本京都奖。
2016年10月3日,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颁布揭晓,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荣获该奖项。
|